浙江省富阳市东洲工业功能区建立六个全覆盖体系助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职工代表在杭州富阳富生电器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双述双评” 会议上投测评表。
在浙江富阳东洲工业功能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墙上,有一块醒目的“彩色示意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出了下辖41个党组织的分布,看过去一目了然。这41个党组织包括,单建党组织29个、联合党组织11个、流动党员联合党组织1个,覆盖了园区内所有企业。同时,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41名,实现园区内非公企业党的工作全覆盖。
新形势下,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2010年11月,富阳市东洲街道党工委结合园区企业高度集聚的实际,创新组织设置,成立东洲工业功能区党委,将园区作为一个基层党建工作单元,统一负责区域内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党的活动和党组织筹建等工作,为整合优化区域化党建工作搭建了新平台。
东洲街道党工委书记何献忠说,实现工业功能区党建工作全覆盖,是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目标。街道党工委按照“党的组织、党的工作、理顺关系、区域化党建、有效活动、工作保障”等“六个覆盖”要求,全面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全覆盖工作。
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完善“一个核心、多个堡垒”的组织全覆盖体系
工业功能区党委在东洲街道党委的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优化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探索村党组织下属企业组级支部创建模式,加大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和重点行业新社会组织党建力度,摸索组建模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做到80名员工以上企业有党组织、30名员工以上企业有党员、其他企业都有党的组织覆盖,形成了一个核心(功能区党委),多个堡垒(独立党支部、联合党支部、流动党支部)的组织覆盖体系,基本实现“党员身边有组织,群众身边有党员”。
截至目前,工业功能区党委下属非公企业单建党组织29个,联合党支部11个,流动党员联合党支部1个;非公企业中,有在册党员333人,“双重管理”党员113人,流动党员15人。
推动非公企业党建,激活“一个中心,多个基点”的工作全覆盖体系
工业功能区党委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建立区域性党组织,使服务中心的组织覆盖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走出了一条动态开放的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
工业功能区党委既抓好覆盖,“孵化”新建党组织。通过支部帮助企业做好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为党组织组建创造条件;当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条件成熟时,及时帮助组建党组织,切实发挥党员服务中心作为党组织“孵化器”的功能。通过这种形式,党员服务中心已“孵化”非公企业党组织15家,使单建的企业党组织达到29家。
同时,工业功能区党委又抓好帮扶,转化后进党组织。针对个别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员频繁流动,导致活动难组织、工作难开展、甚至出现瘫痪状态的情况,党员服务中心对区域内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预警管理和结对帮扶。还抓好示范,打造优秀党组织。建立企业培养计划表,集中力量对辖区内优秀企业党组织进行重点培养、重点指导、重点宣传,发挥以点带面的效果。
整合非公企业党建,形成“一个共享,多个分享”的资源全覆盖体系
工业功能区党委发挥党员服务中心的龙头作用,搭建了“区域统筹、集约共享”的党建工作新平台。建设开发主阵地功能资源。投入50多万元的功能区党员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配备5名专职工作人员,设有党员活动室、谈心谈话室、远程教育播放室、流动党员管理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工业功能区党建网、服务热线电话网、党务公开栏、接待服务窗口等“五室两网一栏一窗口”,还规范档案、制度等软件建设,为每个企业设立专门档案盒,详细记录各企业党员发展、学习培训和活动开展情况;同时为每位流动党员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和服务。党员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待党员群众500多人次,举办教育培训15场次,受教育党员群众达800多人次。
集约共享企业党建资源。开辟东洲工业功能区党建网站,设立“东洲工业功能区党委”QQ群,并开通微博。动员和引导非公企业党建资源相互对外开放,形成了拥有38个“共享活动点”的活动阵地网络,避免了个别党组织开展活动受场地限制和企业党建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
整合运用群团组织资源。富生公司党员服务中心专门组建党工团一体化工作室,为党员、团员和员工提供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党工团组织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问题。
助力非公企业党建,打造“一项活动,多方参与”的教育全覆盖体系
工业功能区党委发挥党员服务中心的平台作用,积极探索“区域一体、动态管理”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方式。
党员发展实现区域化。推行党建联络员制度,每名联络员负责联系一至数个非公企业,除了指导已建党组织的党建工作之外,还将党的工作向未组建党组织企业延伸,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注重把生产一线、重要岗位的优秀职工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职工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经营管理人才,做到企业关键岗位有党员、重要岗位是党员。
党员教育实现开放化。党员服务中心成立由老政工干部、成校教师、理论专家、技能专家组成的讲师团,以定期提供教育活动菜单,直接制作发放教育课件,组织精品党日活动观摩会等形式,全面提升党组织活动的质量。通过开辟“党员论坛”、“网上组织生活”、“远程教育”、“网上课堂”等渠道,切实增强教育实效性,实现了党员教育从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
党员管理实现动态化。党员服务中心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后,企业党员除了参加本单位党组织活动外,还能参加服务中心党组织和所在区域党组织的活动,实现党员管理从静态向动态转变。
规范非公企业党建,构建“一个制度,多方执行”的制度全覆盖体系
建立健全“一块阵地、一支队伍、一些规范”的“三个一”制度、接待登记制度、信息反馈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情况报告制度、工作信息交流沟通制度等,确保党建工作规范、有序。
保障非公企业党建,构建“一个支部,多方统筹”的经费全覆盖体系
根据非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鼓励非公企业单建党组织自行筹资,扶持非公企业联合党组织比例拨资,支持流动党员党支部全额垫资的三级经费保障体系,确保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活动顺利开展,确保活动经费专项专用。(通讯员 华旭军 李群儿)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