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挂牌一周年的“破”与“立”

  2024年5月22日,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正式更名挂牌为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余杭经开区”)。自此,余杭经开区以全新之名,踏上发展新征程。

  挂牌一周年之际,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破”与“立”的故事精彩上演,传统产业向“新”蝶变,产业生态精准构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幅生机勃勃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铺展。

  用数字化“破局”: 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焕新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实现从“高能耗”到“低碳”的华丽转身,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命题。余杭经开区,正以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走进南方泵业“未来工厂”,机械臂精准作业,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大数据实时反馈生产进度,扑面而来的是数字化、智能化的气息。过去一年,南方泵业利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对设备进行自动化和数字化改造。从物料的装配、测试到包装,实现了一件流的顺畅流转。同时,公司大力引进先进的走心机、泵轴铣扁专机、不锈钢水段自动化生产线等设备,全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数字化生产车间,实现生产自动化、工厂透明化、管理数字化。

  “通过这种模式,整体半成品库存得到了显著缩减,同时能够实时计算并报送生产周期。这些措施确保了产品出厂的一次合格率高达100%,并且交期缩短70%。”南方泵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10月,南方泵业成功入选“2024年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名单”;今年1月,又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称号,企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

  “南方泵业将持续推进‘未来工厂’建设,探索更加先进的生产模式和创新技术,打造智造标杆。”面对未来,南方泵业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

  类似的转型故事在余杭经开区遍地开花。近年来,余杭经开区多措并举,指导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激励企业申报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推动“未来工厂”建设……培育出一批在业内具有影响力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在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光新材”),工作人员正通过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轻松下单,原材料自动导入各个工位,经过高温熔炼、连铸、挤压成型等一系列精湛工艺,蕞终形成被誉为“工业万能胶”的高性能钎焊材料。

  过去一年,华光新材新建的“年产4000吨新型绿色钎焊材料智能制造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成为公司产能增长的重要引擎。该项目通过引入国际一流设备、开发先进工艺,生产线%,产品一致性显著改善。

  “2025年,华光新材将推动年产4000吨新型绿色钎焊材料智能制造项目全面达产,提升销售规模并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华光新材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在余杭经开区,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正积极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先进生产模式转型。杭州土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年产7万台全地形车智能制造项目建筑主体顺利结顶,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瑞银电子先进数智化绿色制造基地项目已正式投产,标志着企业向绿色智造迈出坚实一步;杭州优尼克消毒设备有限公司年产2万立方米智能灭菌系统项目基本完工,即将进入投产运营阶段。截至目前,余杭经开区已推动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100%,培育省市级“未来工厂”数十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字化车间矩阵初具规模。

  在关键处“落子”: 靶向招商引资强链补链

  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招商引资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余杭经开区深谙“招什么、怎么招”的重要性。

  招什么?余杭经开区画出了一份招商图谱——围绕工业强区不动摇,以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为“双引擎”,聚焦“一智三新”(智能制造、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芯机能(芯片、泛机器人、数字能源)产业赛道,打造全省一流、长三角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我们不仅要招引龙头企业,也要注重产业链的补链强链。”余杭经开区招商负责人表示。心中有数,手中才有策。通过梳理项目上下游链条,余杭经开区精准定位目标企业,实施“按图索骥”式的招商策略,确保每一个引进的项目都能为产业生态拼图添上关键一块。

  在招引的赛场上,余杭经开区落下的子,布满了多条赛道——

  新装备方面,依托南方泵业等链主企业和瑞银电子、优稳自动化等关键支撑企业,以及浙大先进电气装备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形成产业链;新材料方面,形成以华光新材、和顺科技、卡涞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高可靠性产业集群;新能源方面,聚集杭州比亚迪、吉利晶能微电子等行业头部企业,产业集群规模效应不断释放。

  “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更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余杭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产业链招商乘风破浪。

  2024年,余杭经开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双轮驱动,外出考察57次,拜访涉外企业99家,成功引进优质项目51个,总投资额超290亿元。

  2025年“新春头部会”后,余杭经开区再次吹响集结号,密集奔赴上海、深圳、成都等创新资源富集地招商考察,外出考察30次,走访企业57家。今年一季度,余杭经开区集中签约五大生态圈优质项目15个,总投资额达45.15亿元。

  每一个项目的落地,都让余杭经开区的产业布局更加完整、更具竞争力。

  为有志者“筑巢”: 优化营商环境暖企助企

  “一方热土”能不能“热”,靠纷至沓来的客商;能不能一直“热”,要靠亲商安商的营商环境。

  在各地拼抢优质企业的激烈竞争中,余杭经开区如何脱颖而出,赢得投资者青睐?答案在于其创新的招商方式与贴心的服务保障。

  “从头部次踏勘场地到过渡厂房选定,余杭经开区团队全程陪同,协助我们完善厂房设计方案,确保供地条件与建设规划高效衔接,这种‘把企业事当自家事’的态度,让我们对扎根余杭充满信心。”宁波海斯曼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斯曼”)相关负责人在谈及落户余杭经开区的经历时感慨万分。

  据悉,该项目方为一家来自宁波的生产健身器材类产品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自2024年11月首次上门对接海斯曼项目以来,余杭经开区以“全周期精准服务”为抓手,组建跨部门服务专班,针对企业需求定制“一企一策”,为项目落地余杭经开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刚刚结束的合肥招商推介会上,余杭经开区再次全面展示了“筑巢引凤”“暖巢留凤”的满满诚意。

  “招商会结束仅一个工作日,余杭经开区便为我们在余杭区找到了合适的办公场地,并对接了潜在客户,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余杭营商环境的温度与专业度。”“我们企业想拓展出海业务,余杭经开区详细地为我们解析目前的外贸政策,并协调与区内外贸企业的合作机会,这种‘产业组团出海’的模式极具吸引力。”……推介会后,多家企业被余杭经开区的营商环境所打动,明确入驻意向。

  “项目、企业需要什么、烦恼什么,我们就要支持什么、保障什么。”在余杭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更名挂牌一周年,是余杭经开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新征程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余杭经开区将继续以“破”立新,以“立”促发展,厚植“余开智造”的鲜明底色。

  如今,余杭经开区紧扣“小满”时序的奋进节拍,正以昂扬的姿态、坚定的步伐,向“新”而行。一处处工地热火朝天,一个个项目高歌猛进,一批批企业茁壮成长,一座产业集聚、环境靓丽、生活幸福的新城正在崛起壮大。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浙江省杭州临安经济开发区

浙江省杭州临安经济开发区

  ,浙江省临安经济开发区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5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备案。2007年11月,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决定建设科研机构创新基地。2009年5月,省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决定,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落户杭州,定点临安”。同年11月,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科技城)在临安奠基建设。2011年9月,为加强青山湖科技城的开发、建设和管理,经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浙...

省政府批准设立临安经济开发区等八则

省政府批准设立临安经济开发区等八则

  9月19日,省政府同意,设立浙江省临安经济开发区。 区域范围:东至余杭交界处(汪家埠),南至青山水库南干渠,西至大园路,北至壁山脚下。总面积6.1平方公里。开发区的规划必须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省政府批准桐庐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8月31日,省政府同意桐庐县部分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

杭州临安区人大首次审议开发区专项工作报告

杭州临安区人大首次审议开发区专项工作报告

  杭州临安区人大首次审议开发区专项工作报告2021-06-16 10:10:37 来源:浙江人大网   原标题:杭州市临安区人大首次审议开发区专项工作报告   为认真贯彻浙江省和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开发区(园区)人大工作试点精神,进一步推动杭州青山湖高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民主法治建设,临安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三充分”原则,首次审议开发区专项工作...

临安三年行动计划:构建技能人才高地培养高素养劳动者!

临安三年行动计划:构建技能人才高地培养高素养劳动者!

  在杭州市临安区,近日举行了一场关于技能人才建设的重要会议,标志着临安即将开启一个提升劳动者素养的新篇章。根据会议上的介绍,临安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技能人才的规模提升至13万以上,力争到2027年,形成一支高素养的劳动者队伍。这一计划不仅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未来,更是对整个社会技能水平的一次重大跃升。   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源于国家对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的重视。近年...

临安区农经业务培训班圆满结束

临安区农经业务培训班圆满结束

  为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提升相关人员业务水平,近日,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召开农经业务培训班。本次培训采用“主会场+分会场”形式,以视频培训方式开展,主会场设在,参训人员为农经服务站全体人员、镇街农经干部及代理会计。各镇街设分会场,参训人员为298个经合社班子成员及报账员。本次培训参训人数达1200余人。   培训邀请区审管办招投标管理科科长徐蕙对村级小额工程交易进...

制造业的“数字觉醒”!解码临安70亿元背后的智造新势能

制造业的“数字觉醒”!解码临安70亿元背后的智造新势能

  在临安的发展版图上,跃动的数据正勾勒出新图景。2024年,不少亮眼的数据,支撑经济增长之“量” ,彰显高质量发展之“质”。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临安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数据会“说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数据背后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解锁“70.7”。   在杭州富沃德特种电缆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内,轰鸣的机械臂正以毫米级精度缠绕着电磁线束,全自动物流系统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