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临平新城星桥区块控规公示产城融合的生态慢城区扑面而来!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公示】临平新城星桥区块控规公示,产城融合的生态慢城区扑面而来!
杭州市临平新城星桥区块(LP07/08/09/10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草案)目前正在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官网上公示,公示时间自2021年12月17日至2022年1月15日,共30天。
星桥区块上轮控规编制于2014年,目前已不能有效地指导区块发展与建设。随着杭州市“一核九星、双网融合、三江绿楔”的新型城市空间格局的确定,以及区块内部和外部发展条件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为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迫切需要结合临平规划管理单元划分、相关上位规划要求和蕞新出台的各类相关技术规定,合理开展星桥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规划范围:本次星桥区块规划范围东至望梅路,南至世纪大道,西至上城区界、崇贤,北至临平大道(现状320国道),总用地面积约24.1平方公里。
现状概况:从现状用地分布特征来看,星桥区块目前主要以居住用地和产业用地为主,区块大部分用地已实施,南部和北部部分区域尚未实施建设。区块内河流纵横、水网密布,体育公园和天都公园规模较大,景观良好。
功能定位:临平区宜居宜游宜业的高品质生活标杆、临平区工业园区提升改造样板。
规划目标:通过区域统筹、功能完善、交通梳理、生态优化、公共设施提升、工业园区提升改造等举措,将星桥区块打造成:杭州城东集品质居住、文旅休闲、都市工业、智慧物流于一体的生态慢城区。
用地布局:规划根据区块的功能定位,通过强配套、兴产业、优生态、重品质四大策略,优化用地布局结构,完善各级生活圈的服务功能,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产业用地、商业服务设施以及生活居住用地,完善区块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凸显区域特色。
规划整体形成“一环双轴三片三心”的规划结构。其中:
一环:通过蓝绿水网,串联各大功能区的山水连城生态环。
双轴:以上塘河及其沿岸开敞空间为载体,建设上塘河文化景观轴;通过提升改造星桥大道沿线空间,融入生活和产业服务功能,打造星桥大道产城融合发展轴。
三片:整合区块资源,将区块整体划分为都市工业片、品质宜居片和风情小镇片三大板块。
三心:结合各功能片区的特色,布局产业发展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乐活休闲中心三大中心。
规划充分研究现状,结合用地布局和功能区的划分,对上位规划路网体系进行必要的优化,形成适合于用地需求的路网系统。星桥区块内车行道路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
快速路:“两横两纵”——一临平大道、世纪大道、望梅路和崇乔路。
主干路:“三横两纵”——星发街、天都大道、临丁路、星桥大道和星都路。
次干路:“五横四纵”——博旺街、星隆路、藕花洲大街、天韵路、华丰路、星源路、欢乐大道、里横山路和星都北路。
支路:支路网规划根据地块的合理布置利用及地籍权属关系,充分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以保证城市道路系统的通达性和可达性。
规划整体形成“一轴、三带、一环、多点”的绿化景观结构。
一轴:上塘河特色文化休闲景观轴。
三带:和睦港山水景观带、打铁桥港山水景观带、宣杭铁路山水景观带。
多点:即区块内多个生态绿地景观节点,体育公园、天都公园、燕子湖公园、横山公园等。
以《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修订)》和相关专项规划为依据,按照城市/片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结构配套。
城市/片区级:主要包括特殊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文化馆1处、文化科研中心2处、体育公园1处等设施。
街道级:主要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初中1所、小学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居住区文化活动中心4处、文化广场4处、体育设施5处、农贸市场/净菜超市5处、邮政所4处、养老院3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处、残疾人日间照料托养服务机构2处、社区服务中心3处等设施。
社区级:主要包括幼儿园16所、社区居委会15处、文化活动室和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按居住地块配套、体育健身点结合社区内部公共绿地配套等设施。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