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塘安澜龙港双龙汇龙段海塘:打造郊野乡村型海塘幸福新愿景
原标题:海塘安澜 龙港双龙汇龙段海塘:打造郊野乡村型海塘幸福新愿景
近年来,我市坚持“安全至上、人民至上”的建设理念,大力推进海塘安澜工程建设,推动海塘岸带从“一条防御线”向安全屏障、生态廊道、贯通走廊、文化长廊、活力珠链、产业高地“六大功能带”蝶变,努力把我市沿海海塘打造成生命线、风景线、幸福线,为建设更具活力“千年商港、幸福温州”贡献水利力量。
“温州水利”微信公众号推出2023-2024年海塘安澜工程系列报道,对推进建设的一批海塘工程进行展示。本期,带大家了解龙港市双龙汇龙段海塘。
龙港市海塘安澜工程(双龙汇龙段海塘)位于龙港市城西社区和金星社区,自萧江闸站起,至朱家站水闸,全长3.7公里。工程以推进鳌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和开发利用为目标,以海塘岸带为依托,推动海塘安全提标、生态提质、融合提升、管护提效,旨在打造集安全、生态、文化、康健、智享、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乡村特色的生态绿色廊、综合交通廊、历史文化廊、休闲旅游廊和美丽经济廊,塑造鳌江流域生态改造先行样板区和品质示范区。项目概算总投资为3.94亿元,主体工程已于2023年2月开工。
该段海塘沿线涉及工业区、农田、规划居住区三种不同空间,海塘原设计防潮标准为20年一遇,且经多年运行,逐渐出现了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工程针对不同空间现状情况及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断面结构将海塘防潮标准提升至100年一遇,在沿江筑起一道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
为破解堤后空间不足的制约,农田段海塘结合农田整治提升项目,创新采用梯田式结构,在有限的空间里,既实现海塘拼宽增稳,又保留了堤后土地的农田种植功能。梯田式设计使海塘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层层叠叠的梯田也将形成一道独具特色的田园风景。
针对3.7公里海岸线的不同情况,低滩防护采用耐水性较强又美观的观赏草,背水坡植物采用大片地被植物的形式,少量种植抗风性较好的乔灌木,有效发挥植被生态减灾功能,同时改善沿塘生态环境。全线万平方米,塘前滩地整治共计1.86万平方米。通过塘顶空间形式和两侧生态环境的连续转换,随之形成多种朝向的视域,让观光者尽享鳌江与田园自然美景。
此外,项目积极采用淤泥固化技术,对现场泥浆就地固化处理,形成固化土后用于海塘堤身回填。该技术在解决土方料源困难、泥浆消纳困难的同时,还大量节省工程造价,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海塘空间功能布局分为听涛走廊、滨水大道和活力观光三大主题区。海塘沿线处便民服务中心、广场节点、休憩点、游步道等公共设施,为群众提供便利休闲空间和健身锻炼空间。防浪墙因地制宜设计不同文化彩绘,很好地展示龙港工业、农业、人居特色文化,增添海塘游览趣味,消融长距离单一混凝土挡墙的枯燥感。工程通过海塘和公园融合共建,推动海塘工程从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向温暖幸福空间蝶变,促进海塘岸带融合发展,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来源:规划中心,龙港市农业农村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