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浙江:金义都市经济开发区正式更名为金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admin6个月前 (09-26)浙江产业信息19

  近日,一条消息刷屏了不少金华人的微信朋友圈——省政府办公厅正式批复同意将金义都市经济开发区更名为金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这是一次全新起点。更名的背后,是金义都市新区做优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再发力。与更名之前相比,今后园区将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对入驻项目、企业的标准和要求有了更多高新技术方面的考量。

  新的名字,新的使命。接下来,金义都市新区将争创国家级高新区,跑出加速度,量增质更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创充沛动力,是新区新征途上的目标。

  孵化园将打造以高端制造、高端服务和电子商务为主导,集创新研发、高端制造、商贸服务、居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智慧园区。自4月20日开工以来,项目建设加紧进行,目前正在工程桩施工,计划明年11月底前投入运营。

  今后在这里,能看到如咖啡馆一般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以及一群又一群充满活力的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以及领跑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之源,在实验室里,在脑力激荡的会议室里,在那一片片写满代码的芯片上。

  金华科技城是金义都市新区高质量建设的“主场”。以金华科技城科创主平台融合发展为抓手,新区牢牢抓住创新驱动这把“钥匙”,引进科研,布局新兴产业,推进新区高新产业发展。

  金山科创园内,已入驻北航、中科信息金义联合研究中心、智能农业传感器团队等3家科研院所,开展自主研发项目8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1个(获批15个),与当地企业合作项目2个,成功引进“国千”6人,研发人员超过50人。今年,新区还成功引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的石墨烯新材料项目,其中牛墨科技智能采暖产品一期已落地并将在年内投产。

  一批注入了“创新因子”的企业、项目,陆续在新区安家。科技企业来了,大院名所也来了,新区以科技为支撑,寻找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加速奔跑,力争通过金华科技城、金义宝电商小镇等创新平台的建设,强化科创研发、科技孵化、高端产业、配套服务等功能区块配置,集聚高端科技要素。

  位于金华科技城的捷孚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台台机器手稳稳地抓取零件,整齐放置、有序组装。

  产品生产线可实现对加工关键工序和装配防错100%在线监测,通过完善的大数据分析与信息追溯系统,打造优秀的变速箱产品……捷孚自主开发生产的eDCT350变速箱,生动诠释着创新驱动的力量。

  捷孚传动成立于2015年8月,创业初期没有合适的办公地点。新区贴心服务,免费提供办公场所。从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捷孚传动在新区提供的初始办公场所里,描绘高新发展、创业创新的蓝图。“有了新区服务,可以让企业更专注创新发展。”捷孚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

  企业有困难,新区帮忙解决。在高新企业的创业路上,新区努力让每一粒创新的种子可以尽快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创新驱动,关键是人才驱动。8月下旬开始,新区开展集中服务人才企业大走访活动,摸清企业人才项目需求和服务事项需求。企业、人才科研攻关存在问题,以及人才落户、安居、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新区积极协调解决。坚持人才为本,新区以更大的服务力度集聚人才。

  近年来,新区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2017年,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9.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62.4%;从事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企业共有7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4%;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有43家,占规上企业28.3%。

  不管是在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还是大手笔引进科研院所,新区的发展思路明确:产业升级、质量领先,坚持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政策和行动由此铺开了——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培育创新型企业和自主品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扶持政策,形成“激励人才、支持研发,加大成果奖励、保护、转化力度”的政策链,促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

  一方面,抓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企业技改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抓转型,继续实施“四换三名”“腾笼换鸟”“四破整治”等,重点整治低效用地企业,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不仅如此。接下来,新区还将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盘活存量用地,加快提升改造;引导更多优质项目来新区落地成长,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高新区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中低端供给向中高端供给转变的重要平台。新区将以更名为契机,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促进自主创新要素的加速集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发挥高新区的创新引领作用,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致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十四五”数据中国建设下智慧园区全景调查及投资咨询报告

“十四五”数据中国建设下智慧园区全景调查及投资咨询报告

  智慧园区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充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类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为园区铸就一套超强的软实力。智慧园区的重点在于“智慧”:一方面,它在现实的园区环境之外,综合应用各类IT网络技术,通过网上虚拟园区等实现方式,加强园区内部的互动沟通和管理能力,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它更强调增强园区管委会政府、园区企业等各个方面的资源...

【申报10月17日截止】2022年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工厂推荐工作启动

【申报10月17日截止】2022年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工厂推荐工作启动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申报 10月17日截止】2022年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工厂推荐工作启动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树立一批绿色低碳标杆,引领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2年省级绿...

中农(浙江)智慧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商贸物流产业园项目简介

中农(浙江)智慧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商贸物流产业园项目简介

  中农(浙江)智慧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30日,注册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商贸物流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建设地址位于鸡东县工业产业园。   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一期计划2021年3月开工,2022年3月建成;二期计划2022年3月开工,2023年3月建成;三期计划2023年3月开工,2024年3月竣工。主要建设车辆停放维修、检测销售、装饰建材...

企业总部+产业园建筑设计:浙江·普利斐特生产基地一期组团案例

企业总部+产业园建筑设计:浙江·普利斐特生产基地一期组团案例

  浙江普利斐特,是一家在汽车科技领域的创新型企业,项目位于海宁尖山新区、毗邻钱塘江入海口,基地面积20716㎡,建筑面积26004.2㎡。   在深入了解了业主企业的生产工艺要求、踏勘了场地和进行了反复多轮的推演之后,建筑师决定将设计的主要切入点回归到蕞为基本的要素——“流线”上。在此,流线的含义不仅在于实现产业生产所需的工艺流程和货运流线,也包括了即将在此生活工作...

关于征求《浙江省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通知

关于征求《浙江省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技术要点(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通知

  视不同规划方案,针对规划基础条件、具体方案两方面不确定性的分析结果,筛选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设置针对规划环境影响预测的多个情景,并分析和预测不同情景下的环境影响程度和环境目标的可达性,为推荐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提供依据。   主要介绍规划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水文特征、地下水文水质、土壤等情况。附规划所在区域的地形图、水系图及水文地质图。...

勇当“重要窗口”蕞精彩板块示范表率⑯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成型打造标志性产业链

勇当“重要窗口”蕞精彩板块示范表率⑯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成型打造标志性产业链

  原标题:勇当“重要窗口”蕞精彩板块示范表率⑯ 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成型,打造标志性产业链   从G60沪昆高速屠甸出口下,一路向西驶向海宁大道,车窗外,一幢幢颇具现代风格的方形建筑映入眼帘,灰白黑的色调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凸显出现代工业建筑的独特气质。   再前行一段路程,一块硕大的牌子特别醒目,海宁(中国)泛半导体产业园历经三年多时间...

园区介绍(六)产业亮点

园区介绍(六)产业亮点

  产业集聚形势良好。已有27家企业入住,总投资2.8亿元。目前已有7家企业正式运营。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呼叫中心、文化创意等企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我们立足打造展现文化特色、体现市场价值、彰显原创精神的文化产业基地。先后与韩国MBC电视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等机构合作,完成了以丝绸文化——世博会为题材的3D动画片《世博总动员》、开拍以湖州水乡为背景的100集电视剧《...

园区简介_浙江温岭工业园区

园区简介_浙江温岭工业园区

  园区现有入园企业138家,已投产121家,其中产值2000万元以上企业64家,占已投产企业的53%,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15家,产值10亿元企业以上1家。64家规模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58.3亿元,占园区总销售收入的88.6%,同比增长27.28%。   园区适时将发展定位转变为打造“城市新区、工业新城、生态文明园区”,确立了“服务业兴园”战略,并大幅调增商业、商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