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产业园区招商模式重点解析!
招商引资是各级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在为当地注入发展资金、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人员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在这其中,产业园区招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为此各级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来辅助于招商,如人才引进、税收优惠、土地款返还等优惠政策。随着时代发展,一些传统园区招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那么现在的园区招商,又有哪些招商方式呢?分别有哪些优势呢?
现有园区招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改善。首先各地园区政策趋同,导致低层次竞争,土地开发成本过高,不利于园区长远发展;其次产业园区优惠政策正在逐步取消,导致园区竞争力不断下降;第三国际产业转移,也为园区的发展带来更多挑战,诸如高端产业链回流欧美发达国家,而低端产业链因为成本等问题,开始向东南亚等更低成本的国家流动。第四目前很多园区产业雷同,集约化不高,同时,园区专业招商人员不足,导致园区运营服务不够到位。
基于上述园区招商痛点,融象数科认为产业园区招商可以通过以下9种方式来解决。
PPP招商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基于产业园区这个公共服务产品开放运营,通过平台整合思维进行软硬件搭建,同时聚焦产业的运营与服务,从而帮助园区运营获得长久合理的收益,曾经是蕞主流的招商模式。该模式优势是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优势,以更具活力的市场化手段提升产业园区的运营效率,以平台整合思维与路径去进行软硬件搭建以及产业集聚和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产业园之间的商户资源双向对流互通,尤其针对国际化园区大有作为,国内的企业走出去,国外的企业走进来,园区通过搭建平台渠道,从而促进中外企业双向互通的可能性,从而达成互利共赢。这种招商模式打破物理和地理边界,形成一种全新的“系统集成、联动发展”网络化园区模式,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与国际的互动合作、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
现阶段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各类园区也开始不断变革,通过运用互联网当中的社群思维、众包思维、流量思维、集成思维,从而摆脱产业园区运营中粗放的招商与运营模式。
基金模式是以资本手段促进产业落地进入园区的招商模式。传统的坐地招商缺乏竞争力,已经没有了优势,因此国内已经有很多产业园区在充分利用资本的催化和杠杆作用,采取产融结合的园区基金招商模式,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产业园区招商的一种标配。这种方式就是把财政资金注入国企,再以合资模式与产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既给落户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同时这种重量级项目的回报率也是非常可观的,有助于这种政府投融资平台本身的转型。
投资营商与基金招商类似,都是以资本手段促进产业落地进入园区,但是资金进入退出以及投资顺序方面与基金招商模式有很大区别。投资营商更强调的是战略上的协同,以产业落地促园区形成,是一个严密的“资本招商+资产增值+资本运作”的逻辑链条。具体操作时,分两个步骤:头部步,收购相关的有潜力的企业,形成一个贯穿上下游的产业链,可以互相提供市场订单,形成紧密的价值链;第二步,与地方政府洽谈,开发产业园区,将这些企业投进去,并以其为核心,吸引更多的企业进来,形成聚变效应。
这是一种完善园区生态,实现产业闭关的模式。目前很多政府园区平台都在这样操作,以“众创孵化+园区招商”,形成一种生态闭环式对接模式。很多早期初创团队在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中成长起来,水到渠成地落户到产业园区,促使园区产业生态集群良性发展。而这种模式,又可以和基金招商模式与投资营商模式结合起来,持续发展动力更强。
主要针对商贸物流,有基础建设需求领导的招商新模式,产业园区通过建立物流仓储、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吸引相关产业链企业加入。然后将商铺卖给真正有物流仓储需求的客户,从而保证商贸和物流真正捆绑在一起,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倒推式的招商模式理论上也能够解决以往商贸与物流貌合神离的痛点。
政企联合招商模式,在产业园区里有龙头企业,能够实实在在的产生产业链效应,这样就成为一个蕞强有力的招商工具。在一个产业园区当中如果能够有一个具有强大号召力的龙头企业,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给对方带来真正的重大利益。政府性园区使用这种模式的比较多,例如青岛开发区与中电光谷、海尔集团等,建立联合招商小组,制定联合会议机制,共同筹划研究项目,共同赴外地开展定向性主题招商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般来讲这种从城市中心向城市周边整体迁移的模式可遇而不可求,需要在政策口和市场口都有很大把握才能做到,而一旦成功,这其中的红利可非同小可,尤其在产业新城领域的华夏幸福和商贸物流领域的华南城、卓尔集团,都曾经在这股潮流中获益匪浅,它们能够走向资本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这种整体迁移模式的红利。
随着产业园区不断演化和发展,园区承载的功能也日益增多,园区也会从功能单一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发展,融象数科认为产城融合将会成为未来产业发展新趋势。十四五时期,产业园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不小,希望每个园区都能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促进产业园区的更好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