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台州新发展的支点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沉睡的滩涂、盐碱地统一平整后,被四通八达的水泥马路切割成块状,蓝天白云下,一排排崭新的现代化厂区拔地而起;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阳春三月,北到三门湾畔,南至玉环榴岛,记者行走在台州沿海产业带上,发现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日新月异的喜人变化,每天都在发生。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对于拥有广袤山区的台州而言,数百公里长的海岸线,是造物主的恩赐,并将成为撬动台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作为台州未来现代制造业的集中区,吸引外资的集聚区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沿海产业带建设得到了全市上下的高度关注,成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平台,深化“两年”工作的主战场。
从4年前开始,依附在这条漫长海岸线上的县(市、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平淡与宁静。种种迹象表明,工业发展的大潮正在这里涌动,沿海产业带渐成气候。
台州经济开发区挑起了滨海工业城中部区块开发建设的担子。自工程启动以来,指挥部投入巨额资金,建设道路、水电、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先后完成了主干道路面硬化、河道疏浚整治,拉开了道路框架,区块配套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很快,沿海各县(市、区)南北齐动,沿海产业带建设出现了竞相发展的积极态势。
以医药化工、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椒江工业园区建设进展迅速;黄岩开发区迎头赶上,形成了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塑料模具、罐头食品、工艺礼品等五大主导产业;路桥工业园区、临海东部区块建设如火如荼,温岭东部产业集聚区、玉环工业集聚区迅速崛起……
借“南北协作”工程东风,三门、天台、仙居北部三县更是不甘人后,滨海城市与内陆腹地产生联动效应,成为台州工业发展的新亮点。
有关资料表明,列入重点开发的台州沿海产业带11个工业功能区,目前都已进入全面建设,进展顺利。去年,这些功能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0多亿元,新开发面积达1500多公顷,新开工企业629家,完成工业性投入120多亿元,投产企业近300家,新增销售收入150多亿元。
自然形成的块状经济是台州的一大特色。正因为是自然形成,块状经济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浪费,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在量的扩张背后,是优势产业的培育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为了提高制造业向更高层次集聚、优化、升级,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台州沿海产业带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台州市沿海产业带工业用地项目准入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旨在利用沿海产业带这一平台,更好地谋划布局、调整结构、实现转型、好中求快,提升台州综合竞争力。
显然,沿海产业带的发展,更多的是以科学发展观和集约发展的理念来审视未来的发展道路。
令人欣喜的是,各地在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时,把入园企业的成长性摆在首位,倡导先进性,突出集约性,重视环保和生态,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
这是未来的台州沿海版图:汽摩配、家电、服装机械等产业成为台州滨海工业城的大本营;船舶修造、水泵阀门、机械加工、水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是温岭板块的核心区;能源、五金机械、海洋生化、港口物流等产业在玉环独领风骚;医化、造船、眼镜等产业则是临海板块的亮点;而电力工业、现代港口物流业等基地毫无悬念地聚集在三门板块上……
镶嵌在这些板块之间的,是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日益完善的沿海供水网、输电功能愈来愈强的区域电力网。这些“网”,成为台州沿海产业带建设的坚强保障,更是撬动台州经济发展的有力支点。
高温,对于很多室内工作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数...【详细】
近日,北洋镇康山村的村民牟永胜,种的南瓜大丰收了...【详细】
在橘乡,“全民健身日”这天,城区的大街小巷也...【详细】
沙埠入选浙江省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镇(村...
跨省招工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
深耕育苗十余年 农创客促果农增收
数字技术赋能 传统外贸企业淡季变“旺季”
上垟乡开展“八一”建军节慰问活动
2011年03月01日 黄岩新闻
城南派出所:实字当头全力推进禁毒工作新局面
笃行致远谋发展 蹄疾步稳启新程 ——热烈...
主攻新质生产力培育、城乡有机更新、西部...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