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背景特殊影响高新认定通过率理解政策园区企业各找发展新途径
科学网首页科学时报正文
作者:闻 则 来源: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10-8-13 9:1:41
园区背景特殊影响高新认定通过率 理解政策园区企业各找发展新途径
据通州园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园区并没有针对企业进行高新认定审批有什么特殊的优惠政策。在园区的200多家企业当中,目前获得高新认定的企业是28家(截至2010年5月),比例达到了10%以上,“看起来这个比例是不高,但是通州园和其他9个园区不一样,有其特殊性。”
据了解,通州园的前身是通州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和通州环保产业园区,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成立于2001年7月23日,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成立之初作为北京市“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四大产业基地之一;金桥科技产业基地原名北京国家环保产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一期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以汽车零部件、环保、电子信息和都市工业为主导产业。
据通州园工作人员介绍说:“在通州园,原来两个老园区留下的企业比较多,它们以制造生产为主,这些企业存在一个问题是,在新的高新政策环境下,它们当中大部分企业的确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所以不太可能去申请高新认定。”
北京明日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是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参股组建的高新技术公司,目前已进驻通州园。对于通州园园区管委会的说法,明日电器负责高新申报的会计说:“因为公司申请的专利已经过期了,而新的申请阶段正好与高新认定的周期错开了,所以公司目前为止还没有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此外,她还介绍说,高新认定中有关研发费用的限定过高,也有可能导致明日电器无法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中要求公司的研发费用达到销售收入的60%,我们公司一年的产值就是七八千万元,按这个比例就得投入5000多万,这实在是太高了,两个原因一结合,在目前来看,我们公司可能会选择放弃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了。”
除了成立之初的背景与众不同外,通州园还有一些与其他园区不同的地方,“其他园区有初审高新技术企业的权利,但是我们没有,我们不是向市科委直接汇报的,我们在通州区科委领导下来展开工作。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帮助传达高新认定的政策,并在企业有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支持。和其他的园区相比,通州园的企业是以工业产业项目、制造业为主,今后可考虑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转化的基地,引导海淀园、丰台园的研发成果落地,成为研发成果产业化的土壤。这是我们园区的一个工作重点。”
作为企业,不能通过高新认定就无法享受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对此,明日电器的会计表示有遗憾,但是无可奈何,因为“全国和我们性质相似的企业很多,不可能为了我们一个企业而放松口子,这样也不利于全局的控制。不能通过高新认定,全国财政的政策优惠我们是享受不到了,那么区一级的优惠政策也会相应地减少,这也是一个客观现实,但是我们企业也没有办法,比如我们进驻了通州园,园区在外部环境的提供上已经给我们不少支持了,其他方面的支持少一点也是正常的,我们企业也能理解。不能说没有优惠政策,我们企业自己就不发展了。”
《科学时报》 (2010-8-14 A2 社区)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