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作坊到大园区台州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开启绿色发展新模式
台州被称为“中国再生金属之都”,金属资源再生产业是台州工业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为了规范废金属拆解行业,从2007年开始,市、区两级政府决定将位于路桥峰江的台州金属再生产业整体东迁至三山涂围垦区,也就是现在的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从老园区到新基地,台州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实现了“脱胎换骨”般的转型升级。
巨东股份有限公司是路桥金属资源再生产基地蕞早入驻的企业之一。走进企业电线电缆破碎线车间,记者看到,工人将电线放入投料口后,没过一会,塑料和铜米就从各自出料口出来,一步就实现了加工、剥离全过程。
浙江巨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中华:“我们现在就是(通过)这套电线电缆的破碎线%的干式分离。”
徐中华介绍,传统的电线拆解,一般采用露天焚烧加人工拆解的方式进行,经过焚烧,包裹电线的塑料融化后,电线内的铜丝可以回收,而塑料白白浪费,这不仅人工成本高,还对土壤和大气带来影响。采用这套设备后,塑料也实现了回收。按照一天20吨的生产量计算,仅这条生产线多元人工成本,实现废塑料回收近万元,同时,通过密闭化、管道化收集废气、粉尘后,对环境的污染也降到了蕞低。
与此同时,巨东还延伸了产品产业链,目前,一条年产3万吨的黄铜棒生产线已经投产。进入生产基地两年,企业从原先仅占地30亩的小作坊发展到如今占地618亩的大园区,短时间内实现了年产值翻番的增长。华丽蜕变后的巨东正酝酿上市计划。
浙江巨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中华:“现在我们就是整个就是说一个大企业的氛围就上来。从发展的低端的拆解模式到高端的拆解模式。”
致力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台州大峰野金属有限公司,在2014年11月份正式进入基地。除了进一步规范生产作业外,企业还投入不小资金建设各类环保设施,以实现“绿色”生产。
台州大峰野金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达富:“提高要求,在三废处理上花了大量的资金,我们光三废处理就花了268万,废气废水处理达到了一个国家的标准。”
据了解,台州金属再生产业基地目前,共有39家企业进场建设,36家完成主体厂房建设,21家具备试生产条件,其中10家已正式投产。截止2014年三季度,基地共回收各类废旧资源150余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0%。2014年初,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基地及企业周边地表水、土壤、空气、噪音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