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就是一家大旅馆玉环打造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新模式
去年10月底,市公安局运用“互联网+警务”思维,紧盯居住出租房屋消防隐患整改难、流动人口管理难、社会治安防控难等短板,按照“规范+智能、安全+满意”的标准,借鉴旅馆业管理模式,在玉环开展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试点工作。沙门镇安人村就是其中一个试点单位。
“您要租房吗?请到安人村旅馆总台!”走在沙门镇安人村,这样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长期以来,出租房管理一直是困扰社会治安的“老大难”问题,省委、市委高度重视,已经将其列为省委维稳安保“十大专项行动”和市委“十四项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课题之一。去年10月,市委常委、公安局长蒋珍明在全市派出所建设现场会上提出试点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的要求,破解居住出租房屋管理短板。
随后,我县在玉城街道垟青社区、沙门镇安人村、迈得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等3处开展“旅馆式”管理试点工作。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沙门镇对居住的出租房屋实行“人来登记、人走注销”的旅馆式管理,把全镇23个村当成23家“旅馆”,村居出租私房为“旅馆房间”,逐户编号,在每个村设立一个“旅馆吧台”,配备电脑、身份读卡器和流管通。村民若要出租房屋,要向“吧台”进行备案登记,并签订有关管理协议。外来人员要租住房屋,必须和房东一起先到“吧台”出示身份证,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和临时居住证,领取门禁“房卡”。
泮金兰说:“租赁合同签定、领取房卡、办理退房手续等我都要通过电脑记录存档,人来人走登记得一清二楚。”
走在安人村,无论是到“吧台”找房子还是直接上门看房,你都能发现一张醒目的二维码。租户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出租房东联系电话、留有多少房间、房子平面图、星级等出租信息就一目了然。
玉城街道玉潭路矗立着一座治安岗亭,现在它有了一个新身份:垟青社区出租房服务前台。这里每天都有社区民警24小时值班,除了承担维护社区治安的日常工作,还有免费“中介”功能租户可在这里直接挑选房子。
陈高岗是垟青社区居民,家里有空余房间在招租。近日,他与一名房客谈妥事宜后,拿出“房管通”按下入住键。不久,社区综治办工作人员就来到他家为这名房客办理了临时居住证。而在以往,这都需要他拿着房客的身份证去社区办理。“这样也省得我跑来跑去,方便多了。”
目前,垟青社区已为70户出租房配备了“房管通”呼叫器,507间出租房信息已录入“房管通”管理平台,房东呼叫记录达373条。
为了确保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由县综治办牵头,成立联合执法领导小组,确定派出所、城管、消防等单位为成员,实行联勤式管理。
经过半年试点,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初显成效,推动了居住出租房屋联勤化、信息化、标准化、社会化管理,实现了“五个100%”,即出租房屋排查率、备案率、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合格率、违法违规房东查处率、流动人口登记率和准确率均达到100%,辖区内发案同比下降66%。
今年2月19日,玉城派出所从接到预警指令到抓获外省逃犯仅花了30分钟。之所以能反应迅速,得益于推行“旅馆式”管理,因为每户居住出租房中的门牌号细化到了每一间,方便公安机关快速定位。
安人村外片70号房东陈美法家有20多间按标准整改的出租房屋。走廊里,每个房间门口都配备了消防器材灭火器、应急灯、烟感器等设施,连逃生梯、防毒面具都一应俱全。廊道上还设有摄像头,连上WiFi以后,房东可以随时看到家里的监控情况,让房客入住的环境安全有保障。
对检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出租房屋,执法人员会责令房东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出租房屋进行查封、限租等处罚。“6月份,我所行政拘留了4名整改不到位的房东,罚款了6名电瓶车未按规定停放者。”沙门派出所副所长金辉说。
“环境很好,房子我也很喜欢,住在这里既安全,又舒适。”租户赵小明连连称赞。 “创新出租房旅馆式管理是平安夺金鼎的现实需要。从单纯的重管理到服务+管理双管齐下的转变,即从人性化管理角度进一步突出服务的作用,从单一传统方式到规范+智能的转变,即利用互联网+,实现精准管理、精准服务,是深化平安建设的一次重要探索。”县公安局副局长叶继国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