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1000千米居全国前列
长沙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1000千米,居全国前列
近日,长沙市工信局官网公布了长沙第五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新增里程732.55千米,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总里程合计已达到1107.1千米(单向),居全国前列。
此前,长沙已设立了四期开放测试道路,合计317千米。第五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新增了“两站一场”(长沙火车站、长沙高铁南站、黄花机场)道路、马栏山片区、长沙经开区片区等,湘江新区范围内由原来的梅溪湖、洋湖片区拓展至新区全域,新增里程共计732.55千米。
其中,“两站一场”作为城市主要的对外展示窗口,开放本测试道路既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测试场景,也展示了长沙的创新活力,以科技创新的力量赋能大众出行,助力文旅产业从“网红”到长红。
据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湖南)公司副总经理罗顿介绍,长沙测试道路已超1000千米,既包含湘江新区核心区域全域道路,也包含城市复杂交通环境、快速路等场景,体现了长沙市对于智能网联产业发展的决心和魄力,对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有利于运营企业在智能网联产业实施规模化的部署和深耕,进一步做实做大智能网联产业生态;作为市第三方管理机构,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长沙测试道路开放进程,尽快实现全市城市道路全域开放,助力长沙“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城市建设和智能网联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长沙市城市测试道路里程累计1051千米,另有高速测试道路里程56.1千米,测试道路总里程合计1107.1千米(单向)。
值得一提的是,2月13日,湖南湘江新区召开专题会议调度《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细则(试行)》相关工作。
会议要求,新区具有良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基础,要发挥好产业优势,大胆创新,积极推动应用场景落地,构建规模化示范运营,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
据悉,今年1月3日,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局、湖南湘江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联合印发《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细则(试行)V5.0》(简称《实施细则5.0》),对企业申请临时号牌流程进行了优化,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开展夜间测试,并明确了“功能型无人车,以及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等应用”。
湘江新区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场景创新应用落地,构建规模化示范运营,将《实施细则5.0》落到实处、落到新区全域。此外,湖南湘江新区还将于近日发布相关文件,进一步优化相关流程,大幅缩短企业开展高等级自动驾驶示范运营需要的测试时间,并支持功能型无人车及全无人(远程驾驶)创新应用等场景的落地。
信息多一点:第五期开放测试道路范围
具体范围:以东至湘江、南至X082县道、西北至长潭西高速(不含)-长芷高速(不含)-黄桥大道的合围区域。
具体范围:自溁湾镇-橘子洲大桥-五一路-朝阳路(途经长沙火车站,返程从人民路转车站路接五一路)-人民路-东二环-机场高速-至黄花机场,以及从机场高速转雨花大道至长沙南高铁站。
3.马栏山和长沙经开区片区特色道路
马栏山和长沙经开区片区道路是长沙“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场景的重点应用区域,主要打造无人接驳、无人公交、无人配送等特色场景。(朱泽寰 彭欣婧)
截至目前,长沙市城市测试道路里程累计1051千米,另有高速测试道路里程56.1千米。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