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涧西:中国工业遗产的“景观广场”
文章共计8856个字,产生217条评论
3月初,距离闻名天下的洛阳牡丹花会开幕不到一个月,洛阳街头已不时能看到芽头粗壮的牡丹。提起这座古都,今天的人们蕞先想到的无非是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神都这样的关键词,很少人知道,它还是新中国八大新兴工业城市之一。1954年2月,经过一年多的选址,中国头部拖拉机厂(一拖)、洛阳矿山机械厂(洛矿)、洛阳轴承厂(洛轴)、洛阳热电厂(洛电)4个重工业厂落户远离洛阳老城8公里的涧河以西。加上后来扩建的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洛铜)、河南柴油机厂(河柴),作为中国工业化奠基石与里程碑的“156项工程”,有6项放在洛阳涧西。所谓“156项工程”,是新中国“一五”期间(1953~1957年)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的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79人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当年为何要将洛阳这样的文化名城,定义为新兴工业城市,并将6个“156项工程”放在这里?一度,苏联专家曾建议把这些156大厂放在城市工业基础更好、交通条件更为便利的郑州。为什么选洛阳?或许因为曾有在空军参军的经历,杨晋毅特别注意到,1953年开始选址时,朝鲜战争还没结束,战争背景成为选址的重要考虑,“156项目选址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京广线以西、长江以北。
提起这座古都,今天的人们蕞先想到的无非是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神都这样的关键词,很少人知道,它还是新中国八大新兴工业城市之一。1954年2月,经过一年多的选址,中国头部拖拉机厂(一拖)、洛阳矿山机械厂(洛矿)、洛阳轴承厂(洛轴)、洛阳热电厂(洛电)4个重工业厂落户远离洛阳老城8公里的涧河以西。加上后来扩建的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洛铜)、河南柴油机厂(河柴),作为中国工业化奠基石与里程碑的“156项工程”,有6项放在洛阳涧西。所谓“156项工程”,是新中国“一五”期间(1953~1957年)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的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
退之后,李芸霞很长一段时间对拖厂没有什么好感。后来有次偶然路过拖厂,她又回到蕞初工作的车间,“进去一看,里面全是灰尘,人去楼空,那时候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车间,现在成这样了。出来后我坐在路边的梧桐树下,想起当年大家一起谈论理想,现在树还在,人都没了。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拖厂的价值,头部代创业者多么不易,改变国家农耕的落后局面。那时一个念头就是拖厂不能倒下,我要把那段历史留下来。”回去后,李芸霞陆续走访20多位拖厂老人,在2024年出版《东方铁牛》一书。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