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分钟激发经济新活力“小”县城释放“大”能量
又到了圣诞、元旦双节狂欢季。然而,中国浙江的小城义乌,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热闹繁忙起来。作为全球蕞大的圣诞用品集散地,义乌每年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2万多种圣诞用品。从七八月份开始,外商们便纷至沓来,时常把店铺挤得水泄不通。
这个依托自身优势和政策支持起家、而后形成独特发展路径的小城,如今建有多个大型专业市场集群和配套的现代化物流园区,去年的GDP首次突破了2000亿元。
义乌青口物流中心(图源:浙江义乌网)
义乌的发展是中国“千亿县”发展的一个缩影。
所谓“千亿县”,是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县级行政区。蕞新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3年,中国“千亿县”数量从9个增至59个。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以“千亿县”为代表的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千亿县”昆山俯瞰图(图源:新华社)
首先从基数来看,中国目前有2844个县级行政区,县域经济体量占全国GDP的近四成,仅59个“千亿县”就贡献了全国7.6%的GDP,超1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
具体来说,许多县域正在成为中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阵地。在安徽肥西县的一间汽车生产车间内,每58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县里集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0多家。
肥西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图源:新华社)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与40多家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建成投用了占地2.3万亩的智能化园区。在加速产业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方面,县域经济展现出了增长潜力。
寿光蔬菜种植智能温室(图源:寿光日报)
更为显著的一点是,县域消费对于内需的拉动作用正在提升。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各式茶饮、连锁餐饮、时尚品牌肉眼可见地增多。2023年,全国新开电影院中有1/3开在了县域;县域市场的咖啡消费增速超过了一线城市;超过六成的“千亿县”消费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县城“反向旅游”,浙江安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中国大竹海、建设Hello Kitty主题公园等,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
浏阳市通过举办国际花炮节等,打造了极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可以说,县域经济成为了中国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点。
第十五届国际花炮文化节(图源:央视网)
实际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县不同,中国的“县”是以广大农村为腹地。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些县域经济的发展势头,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中国乡村振兴的成效。也有说法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底盘”更厚实了。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任务首位。在当前的复杂环境下,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强化人才支撑,优化地方营商环境,“小”县城也会释放“大”能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