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浙江省宁海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创新集成引领共富之路

admin5个月前 (01-02)浙江产业信息59

  宁海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天台山、四明山脉交汇之处。2023年宁海县跻身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第2位、综合实力百强县第45位、中国创新百强县第22位,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县。近年来,宁海县产业园加快推动水稻和水产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以成果高效转化应用为导向,建立校企院地协同攻关机制,做好平台建设、种业创新、数字赋能、要素集聚、机制协同五大文章,打造分工协作、适度竞争、赋能强劲的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出一条科技要素高度集聚、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成果丰硕的科技兴园新路径,为浙江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新目标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的新使命贡献宁海力量。

  产业园与科研院校建立协作机制,搭建产业发展合作研发和攻关平台,畅通人才、技术等科技资源入园通道,突破一批种业“卡脖子”技术,培育产业发展核心引擎。

  (一)搭建园企、院地合作研究平台。产业园内建有东海水产研究所、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农科院等国家、省、市三级科研合作平台,成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8个科研平台。产业园与浙江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10家省级以上科研教育单位建立合作协议,建成5家企业科技研究中心,重点打造品种研发和技术推广综合平台矩阵。依托重点高校院所,普及应用数字技术与装备,形成技术创新、种苗研发、渔光互补、绿色养殖、产品加工、品牌创建的“研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

  (二)大力实施“智汇宁海”人才工程。始终坚持人才强县战略,聚焦“链群配、绿新高”方向,对标宁波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创业团队引进“3315计划”,高效运行“双招双引”精准协同机制,推动一批优质人才和项目落地。产业园内现集聚包振民院士、薛清刚甬江引才工程专家等高层次人才27人,本科以上科技研发人员75名。2020年产业园被列入国家农村创业园区(基地)目录和省级优秀农业科技创新载体。

  聚焦水产、水稻品种等优势领域,围绕资源保护、育种创新、良种繁育等关键环节,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种业龙头企业等多方合作,现代种业快速发展,自主培育出一批突破性品种。

  (一)加强种业发展顶层设计。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制种大县,宁海县将种业强县列入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密集出台《宁海县现代种业强县建设发展规划》、《宁海县高质量推进现代种业强县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提出以建设现代化种业基地和水产种业硅谷为载体,实施“125N”现代种业工程,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品种选育、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建设和种业发展服务平台等重点任务,强化“育、繁、推、管”内在衔接。县财政每年安排种业专项资金695万元,重点支持新品种研发、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和新品种示范推广,全力打造现代种业强县。

  (二)聚焦育种“卡脖子”技术攻关。推进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和高产制种技术攻关,培育出“甬优系列”水稻新品种国审15个、省审73个,推广范围覆盖17个省市。聚焦浙江区域独具特色的水产养殖种类,开展种质资源保护、遗传改良、新品种创制、良种扩繁、工程化制种、绿色高效养殖等水产种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难点攻关,培育文蛤“万里红1号、2号”、缢蛏“甬乐1号”、拟穴青蟹“东方1号”等4个国家水产新品种,获得“鉴别熊本牡蛎的特征序列、特异性鉴定引物及鉴定方法”和“一种水稻种植方法”2项发明专利。全县现代种业年综合产值逾5亿元,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特别是杂交水稻制种和加工、水产种苗繁育推广在全省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打造科企联合育种平台。充分发挥中国水科院东海所宁波试验基地、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科研单位的聚合效应,以宁海特色虾蟹类、滩涂贝类、海水鱼类为重点,建立现代渔业生物技术创新基地及水产良种创制、新种引进、高效生产养殖、病害防治、种质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和良种良法推广示范平台,推动产业园成为浙江省海洋水产种业的强大引擎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源泉。

  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发展理念,以设施化改造、数字化赋能、场景化应用为抓手,全方位培育壮大智慧农业产业,持续放大数字经济和智慧农业先发优势。

  (一)打造数字引擎,构筑智慧农业底座。编制印发《“数字宁海”建设“十四五”专项规划》,建设完善数字乡村“大脑+应用”集成平台,重点从智慧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两个方面发力,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加快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涉农大数据共享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农业农村数据自动获取和适时更新。初步建成全县“三农”数据驾驶舱,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贯穿农产品种养、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全过程,为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提供翔实数据支撑。

  (二)建设设施载体,夯实智慧农业硬支撑。以“数字化+工厂化”拓展农业生产新空间,全面推广“产业大脑+数字工厂”模式,将新型智能化基础设施融入传统农业,打造集约高效、智能绿色、经济适用的现代化农业设施体系,大力发展植物工厂、数字渔场、数字牧场等数字农业工厂。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累计培育1家省级未来农场、7家省市级数字化农业工厂、17家市级数字化种养基地,培育总数位列全省第七。2023年中国水科院东海研究所宁海试验站获得农业农村部信息化示范基地称号。

  (三)拓展数字应用新场景。宁海县产业园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开展数字化种养项目建设,以“数字化+园区化”打造农业组织新模式,高标准建设农田数字设施,提升农田智慧感知能力,累计建成数字农田1万亩。依托宁波原坊科技有限公司全数字南美白对虾育繁一体化项目,建成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化养殖体系,农场配备的全天候水循环综合净化、尾水处理、机器人自动投喂、全过程大数据监测管控等10多个子系统,提升了养殖技术水平,营造优良的水产品生产环境,破解传统养殖“靠天吃饭”难题。推广“浙农码”、“浙农优品”、“浙农渔”、“浙农种业”等数字应用场景,建设了长街镇、强蛟镇、茶院乡等一批特色农(海)产品电商示范乡镇和示范村,提高农村经营者及农(海)产品市场竞争力。“宁渔促富”应用场景入选省重大应用首批先行先试名单。

  完善“企业、院校引进来,土地、政策供应上,部门协调保障好”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人才支撑”创新生态链,全面推进产业园科研创新高质量发展,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强化科技支撑。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连续多年开展宁海县科技创新券推广应用,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支持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双强”提升工作,为产业园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出台了《宁海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宁海县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宁海县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宁海县科技创新券推广应用实施办法》等,明确提出支持现代种业、智慧农业等政策,吸引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企业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检测单位等入驻园区。

  (二)强化招才引智。制定《实施“人才政策28条”的意见》、《关于支持宁海产业人才学院培育高素质产业人才的保障办法》等专项政策,重点对高端创新人才、紧缺专业技术人员、外国专家、技能大师四类柔性引进人才给予重点支持,对优秀人才分级分类给予资金奖励,提供就业安居、医疗保健、休假疗养、子女入学、免费出行等20多项专属保障。出台《宁海县种业强县人才保障专项办法》,面向全国发布种业领域“招贤令”,公开选聘近百名种业领域专业人才,蕞高年薪达到80万元,释放出了宁海引才“蕞强音”。

  (三)加强金融支持。印发了《宁海县科技金融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宁海县金融支持人才创业创新九条举措》等,设立科技金融专项资金,支持面向海内外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金融服务,杭州银行宁海支行“科技金融贷”出台产品,兴业银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宁海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分别推出了专门针对科创型企业的保证保险和科技担保等业务,产业园获取意向授信5亿元。在全市率先成立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办事处,对种子种苗经营主体优先给予融资担保支持,产业园在保余额2.1亿元,占到全市的15.2%。产业园全面推行稻谷“完全成本+收益”保险,在全国率先推出杂交水稻制种保险,参保面积2.4万亩,实现全覆盖;在市内率先推出南美白对虾气象指数保险地方特色险种,参保面积达到6万亩。

  (四)创新协调机制。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宁海县农业(渔业)园区整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宁海县关于深化涉农资金整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推动地方、企业和高校三方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校地共建、园校共推、校企合作”的高效合作机制,形成整体推进、协同配合、运转顺畅的工作格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上城园区“杭州·智谷”亮相人博会

中国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上城园区“杭州·智谷”亮相人博会

  11月9日,2022中国(浙江)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下称“人博会”)在杭州举行。本次人博会以“就业大局下的人力资源服务”为主题,邀请130余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教育培训组织,以及金融、健康、福利、保险、软件、互联网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产品供应商前来参展。中国杭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上城园区“杭州·智谷”携辖区6家行业龙头机构集体参展,引起现场参展嘉宾的关注。   ...

中国移动浙江省公司副总经理徐敏一行莅临国投维科(宁波)高新产业园考察调研

中国移动浙江省公司副总经理徐敏一行莅临国投维科(宁波)高新产业园考察调研

  6月2日,中国移动600941)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总经理徐孟强、副总经理汪泳等一行,莅临国投维科(宁波)高新产业300832)园考察调研,维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小辉、宁波高新区云羿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晓烽等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在国投维科(宁波)高新产业园招商中心,考察团一行参观了解了维科集团发...

产业园区定位错了就成瞎折腾了

产业园区定位错了就成瞎折腾了

  当下许多企业都开始进军产业园赛道,无论是国资企业、城投、房企、实体企业还是产学研机构,参与热情都比过往高涨。   但小明身边的许多产园操盘手却很冷静,他们认为许多企业热情有余、筹备不足,大多没有做好充分的战略和战术准备,忽视了地域布局策略的重要性。   产业地产本就具有重运营、长周期的特点,做起来并不轻松,更不是在哪里都能做成的。如果没有仔细甄选...

亿翰产城园区周刊(721-727)苏高新发行江苏首单产业园CMBSESR收购阳光城旗下生物医药产业园【第108期】

亿翰产城园区周刊(721-727)苏高新发行江苏首单产业园CMBSESR收购阳光城旗下生物医药产业园【第108期】

  1.发改委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   2.【上海】金山加快建设“数智湾区”,助力产业转型、空间转型、治理转型   3.【浙江】杭州出台政策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4.【广东】中山发布《关于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5.【广东】深圳:加...

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REITs今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REITs今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咚……”一声锣鼓,敲响年末“收官红”!12月27日,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公募REITs、浙江省首单产业园REITs——华夏杭州和达高科产业园REIT(以下简称“华夏和达高科REIT”,基金代码:180103)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辉进行远程视频致辞。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柯吉欣,杭州市副市长孙旭东等省、市、区相关单位负责人出...

全省唯一!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入选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

全省唯一!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入选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

  日前,商务部、自然资源部等7部委公示专业类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名单,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凭借自身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极高的产业集聚度、强劲的贸易发展势头、高效的公共服务入选国家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这也是浙江省唯一一家入选的地理信息服务出口基地。   2016 年 2 月,莫干山湖州高新区正式挂牌国家级高新区,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已形成以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为核心的“一核四平台...

出谋划策军融(图)-产业园区规划方案-浙江园区规划

出谋划策军融(图)-产业园区规划方案-浙江园区规划

  产业园区建设与传统房地产开发具有部分替代性。而当前国家对传统房地产项目不断的进行调控,这也客观上为产业园区建设创造了更大的经营空间,减少了产业地产的投资风险,提高了园区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吸引了更多传统住宅房地产开发商的目光。而不是一味地从工程实施角度去寻求有工程规划资质的建设规划单位去做。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的团队性,因为产业规划涉及到许多不同的产业,需要众多共同完成,而不是简...

前瞻产业研究院

前瞻产业研究院

  嘉兴市平湖市乍浦镇东方大道554号   宁波市北仑区霞浦镇临港二路1-11号   杭州市滨江区创慧街18号北塘河创新中心8号楼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与良睦路交叉口西北侧   杭州市临安区大园路与岗阳街交叉口西150米   嘉兴市海宁市海宁大道与101省道交叉口西南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