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鼓点激越更向前

admin8个月前 (11-06)浙江产业信息68

  再过5天就是立冬。虽寒意渐浓,但放眼嘉兴各地,项目建设的热度不降、力度不松、速度不减。

  嘉兴经开区槜李路和商务大道交叉口,嘉兴首家山姆会员商店的logo已经上墙,室内精装修施工以及室外柏油道路铺装正在紧锣密鼓进行,项目整体建设进度达到90%;

  位于秀洲区的嘉兴南湖机场项目现场,杜鹃花造型的航站楼主体建筑已现雏形,停机坪“呼之欲出”,有望12月完成水泥混凝土道面施工;

  南湖区的正泰智能配电华东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已于2021年3月投产,二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三期预计12月拿地,全部达产后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打造百亿级的智能电气产业基地;

  嘉善县的年产45GWh锂离子电池电芯和模组生产项目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全部建成后将使嘉兴兰钧科技有限公司的总产能达到79GWh,年产值超300亿元;

  位于嘉兴港区的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通过集聚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招引了国内国际氢能头部企业落户,其中重点打造的224亩“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科技园”已正式投入使用;

  今年是浙江省“十项重大工程”的突破之年。前三季度,嘉兴623个“十项重大工程”项目完成投资985.9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01%。

  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等“十项重大工程”背后,既有政策机遇的带动赋能,也有自身发展的良机叠加;既有新兴产业的活力迸发,也有传统产业的稳扎稳打;既有善作善成的政府作为,也有自强不息的市场自觉。

  种种合力的擘画,积蓄着发展新势力,铺展着“争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嘉兴新篇章”的城市图景。

  10月30日,位于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的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项目(B区)主体结构正式封顶。前一天,嘉兴市以及下辖的嘉善县、平湖市政府在浙江省万卡算力集群重点任务签署仪式上签下任务书,这意味着嘉兴被认定为全省首个万卡算力集群。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就像工业时代的电力一样,成为新的关键生产力。

  打开打车软件,输入起始位置和目的地,不到10秒就打到一辆网约车。这是强大的综合算力支撑。

  每投入1元,带动3至4元的经济产出;算力发展指数每提高1点,中国GDP增长约1293亿元。这是极具潜力的未来前景。

  当大多数人还不知算力为何物时,嘉兴抢抓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溢出效应,把培育未来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构建超算互联网市场。

  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一期(A区)于2022年投运,算力规模达3.2万PFLOPs。到今年底,计划建成运行5120台高性能算力服务器,算力规模预计达4万PFLOPs(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

  浙江唯一、全国第14个国家超算中心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算力峰值可达180PFLOPs,存储能力60PB,超算能力进入全球前十行列,吸引了宁畅信息、福瑞泰克、百度阿波罗、墨卓生物等一批超算应用企业和关联项目集聚。去年桐乡乌镇之光产业园产值超16亿元,同比增长60%。

  “算”赋百业,折射的是嘉兴正在发生的结构性转变:数字化转型、智能型升级,先进制造业从嘉兴提出智造创新强市建设的“远景”,加速落地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实景”,并且逐步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算力产业方面,布局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阿里巴巴长三角智能计算基地、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等24个数算中心,投运算力约占全省已建算力规模的60%,另有在建算力项目3个、储备算力项目2个,规模均居全省头部。

  生物医药方面,海盐引进诺华制药、爱索拓、拉尔文等国内外核素、核药研发生产项目23个,总投资超80亿元。

  未来能源方面,全市有氢能产业相关企业37家,已形成氢气制取储存运输、燃料电池、氢能整车等全产业链布局。

  “新势力”的增加,也在前三季度其他经济数据中得到印证——

  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10亿元以上、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60个,特别是新引进百亿项目6个,是去年同期的2倍;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10%和11.4%,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25.3%、44.4%和46.2%。

  衡量一座城市的连通性以及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融入度,通道建设是重要依据。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的开放版图上,位于长江三角洲几何中心的嘉兴,正在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7月,航站楼钢结构正式封顶;8月,货运工程(民航专业部分)通过验收;10月,进场专用道路完成首联现浇箱梁……嘉兴南湖机场自打下头部根桩以来,瞄准目标不懈怠,工期节点再突破。

  作为长三角头部个专业性国际货运枢纽,列入浙江省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的嘉兴南湖机场,计划明年底建成投运,届时将为嘉兴提供一个链接长三角、联通国内、辐射全球的便捷窗口和通道。

  为加快推进这个超级大工程建设,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抢抓国家“两重”政策窗口期,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头部时间启动项目申报,蕞终为嘉兴南湖机场及相关配套工程争取到国债资金。

  今年初以来,国家有关部委陆续出台“两重”“两新”政策,即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这是2024年重要的新增财政政策,尤其针对长期以来因资金需求规模较大而难以及时充分到位的重大工程、重大战略、重大实施方案内项目,几乎可以称为“及时雨、雪中炭”。

  前三季度,嘉兴已为包括嘉兴南湖机场、通苏嘉甬高铁在内的21个项目争取到“两重”支持资金。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4.9%,公铁水空联运枢纽加快建设,完成综合交通投资373.5亿元,同比增长14.1%,均列全省第3。

  受益于政策推动,嘉兴从供给端、需求端、回收端、服务端“四端”发力,全链条创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激发有效需求。

  “别小看这两台机器,一年能节省24万千瓦时电。”嘉兴经开区的韩泰轮胎有限公司动力室里,高级工程师杨开九谈到两台新的螺杆式真空泵带来的高效能时满面笑容。

  “财政补贴了60多万元,再加上新设备一年节约能耗成本350万元,不出3年,我们就能回本。”杨开九表示,公司总投入905万元用于节能技改,新设备自今年5月投入试生产以来,累计节约能源总量达5607吨标准煤当量(等价值),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1228吨。

  企业有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这不仅是对企业的支持,更是对整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力。今年,全市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安排资金15亿元,目前已支出8.7亿元。

  长、宽为182毫米的N型硅衬底电池片,包含了减反射膜、N型多晶硅薄膜、超薄隧穿层等6个层次,但厚度仅为120多微米。蕞薄的是超薄隧穿层,不足3纳米。但就是这薄薄一层,在光电转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自海宁市的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凭借国内首个量产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技术(LPCVD),从效能和成本两大维度全线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引领光伏产业革新。

  孕妇戴上智能贴片,能24小时不间断监测胎儿心率;“一键助针植入”的半植入式器件,能实时监测人体血糖;“穿”上带有特殊传感器的设备,运动员的运动数据能被实时采集……位于南湖区的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不仅建成了国际首条柔性集成器件制造中试线件,更因中试线的强大磁吸效应,进一步吸引中外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向嘉兴涌来。

  以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变革,以科技创新赢得产业主动,这正是嘉兴当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主干道”。

  在这片奋进的土地上,已累计集聚87家高能级科创平台,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136家,研发投入强度和创新指数居全省第2,入选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29.1万人,去年新引进硕博人才6412人,连续第5年新增就业大学生超10万人,列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榜单第20位。

  今年,嘉兴在全省率先出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并成立首个地级市大仪共享联盟——嘉兴市大型仪器设备共享联盟、首个省大仪共享平台地级市服务中心——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嘉兴服务中心。

  要装一台价值不菲的科研仪器设备,对于企业来说资金压力不小。嘉兴以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为纽带,促进科研院所与本地企业在技术、人才等方面开展合作,加速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嘉兴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张瑾曾是嘉兴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户,他的科研团队在实验中使用到爱博生物的产品,但在深入交流接触后,双方逐步变成了合作关系。

  “在张教授的支持下,我们正以业内领先的速度建立细胞资源库,计划到年底完成1000株,相当于用1年时间取得了别人5至6年的成果。”嘉兴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言国英介绍,今年企业与学校就“猪、鼠原代细胞资源库的建立及质控体系的开发与应用”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嘉兴大学为企业开放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

  前三季度,嘉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7%、8.2%;新产品产值率52.8%,列全省第2。尤其在核药、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业及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我市取得重大进展。

  大浪淘沙始见金。跳出数据的框架,我们看到嘉兴经济在承压中萌发的新意,或许在更长的时间线上回望,数转智改的转型方向,正是城市保持发展竞争力的关键变量。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区域规划已经10多年没变化的丁桥一期终于要变一变了亮点都在这里

区域规划已经10多年没变化的丁桥一期终于要变一变了亮点都在这里

  丁桥东控制性详细规划在2004年批复实施后,已经10多年没有变化,现在新的变动来啦!项目位于丁兰路西侧,临丁路北侧的商业兼商务用地调成为居住兼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预计将来用来造住宅,同时右边公交用地变大,方便了浙大附中的学生回家。   浙江在线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赵程)丁桥东控制性详细规划在2004年批复实施后,已经10多年没有变化,现在新的变动来啦!...

蕞新!经编园区将扩容2倍多文苑路将直接通到丁桥!

蕞新!经编园区将扩容2倍多文苑路将直接通到丁桥!

  原标题:蕞新!经编园区将扩容2倍多 文苑路将直接通到丁桥!   今天上午,马桥街道(经编园区)举行了招商推介及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共有14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35亿元,不仅有工业项目、农业项目还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以及人才项目。   大潮君还在现场了解到,马桥经编园区将“南扩西拓”新增空间,市区的文苑路将来也会延伸到丁桥!...

海宁丁桥镇奋力建设工业百亿强镇

海宁丁桥镇奋力建设工业百亿强镇

  丁桥镇牢牢抓住工业经济牛鼻子,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资料图)   “工业总产值到十三五末力争突破100亿元!”2月25日,在丁桥镇“工业百亿强镇”动员会上,丁桥镇党委书记吕林峰铿锵有力地定下了这样一个目标,五年内,丁桥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以上,工业总产值到“十三五”末力争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到2020年亿元以上产值企业翻番,培...

海宁电子商务产业园被认定为海宁市首批电子商务园区

海宁电子商务产业园被认定为海宁市首批电子商务园区

  近日,丁桥镇海宁电子商务产业园成为全市首批电子商务园区。2015年,该镇委托杭州阿里巴巴商学院编制《丁桥镇电商小镇发展规划(2015年—2017年)》,详尽规划电商小镇的投资计划、建设项目、主要功能、效益评估等方面内容。同时,完成4000平方米孵化区装修,光纤宽带接入,餐饮、超市、健身休闲等也已配套齐全。目前,园区已签约企业124家,其中已入驻电商112家。   ...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成为首个国字号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成为首个国字号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海宁经编产业园区成为首个国字号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记者昨天从嘉兴市质监局了解到,海宁经编产业园区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现场验收,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经编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这也是我市首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据了解,园区现拥有嘉兴市级以上各类名牌产品(著名商标)49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品牌价值达到5亿元以上企业...

美镇科技赋能海宁丁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美镇科技赋能海宁丁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海宁丁桥镇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头部生产力、头部竞争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四敢争先·九大争锋”活动,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助力美镇科技赋能,推动美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形势的不断复杂化,部分行业发展陷入瓶颈,但丁桥工业园区内不少企业却实现了逆势增长。这些企业大多深耕于某个细分领域,经过多年研发投入积累,拥有着大量具备核心技术的科技新产品,他们通过科技...

通运产业园“工业上楼”实现产业蝶变

通运产业园“工业上楼”实现产业蝶变

  2024年,迈入“后亚运”“2万亿”“超大城市”新阶段的杭州,持续攀登,拔节生长。重大工程与重点平台如灵动画笔,勾勒出城市崭新轮廓:一个个项目拓展民生版图,一个个设施扮靓市井烟火,大走廊、大城北更是澎湃着发展活力、处处藏着蝶变密码。   即日起,“城长·2024”系列报道重磅开启,我们将回溯项目进程,聚焦平台建设,邀专家市民共话发展、眺望未来,一同见证杭州奋进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