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厂房改造释放新动能马桥街道(经编园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城南新区
记者 褚晶君 通讯员 祝华明 王欢
在马桥街道(经编园区)海宁美力针织有限公司的东南角,焊接声、切割声、敲击声此起彼伏,施工人员面戴口罩、头戴安全帽正忙于作业……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这里便是企业旧厂房改造的施工现场。
美力针织是园区里面一家老牌经编企业,生产的仿麂皮绒、短毛绒、氨纶布等产品出口海外多个国家。企业一直想拓展新生产线,但厂内空间有限,都是单层厂房建筑,新设备无处摆放。得知企业有想法,经编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沈一涛立即捎来了老旧厂房改造的好消息。
“正好企业紧邻的文苑路由于规划局部调整,道路沿线空出一些零星用地。我们针对美力针织情况,让企业借助这些零星用地,进行旧厂房改造提升。”沈一涛表示,像美力针织一样,道路沿线家企业都借助这些零星用地进行厂房改造提升。
马桥经编园区是我市一个重要经济平台。随着城南快速发展,“三桥”联合建设加快,都在空间上给马桥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契机。
而园区内旧厂房与“城南新区”的面貌格格不入。为此,近两年,马桥着力以旧厂房改造升级为抓手,聚焦资源要素,引导企业通过节约集约用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助推经编园区高质量发展。
沈一涛告诉记者,由于园区里这些旧厂房都是20世纪九十年代的建筑,厂房多为1-2层结构,容积率普遍在1.0以下,安全隐患突出,整体形象差,既制约了经济发展又影响环境提升。“园区出台多项措施,一方面鼓励企业拆旧建新,实现工业用地再开发;另一方面对闲置工业用地进行盘活利用,有效拉动工业投资,推进转型升级,促进提质增效。”
为鼓励企业对低效旧厂房实施改造,向存量要效益,马桥街道(经编园区)多次开展旧厂房专题研究,积极向企业宣传政策福利,同时主动与企业对接,梳理问题清单,针对企业实际难题,逐一制定对策。
厂房要改建,势必要先停工。为解决这一难题,马桥想出了妙招:整体规划,分期改造。
贴心的服务也激发企业的积极性。眼下,在马桥,旧厂房改造不止美力针织一家。位于红旗大道上的海宁中龙印染有限公司也分期实施了旧厂房改造。一期改造项目已正式投入生产,二期项目的旧厂房正在拆除。再过不久,这里将新建起一幢纺织、染整车间大楼。截至目前,通过旧厂房改造报批并在建的就有24个项目,处于设计阶段准备报批的还有2个项目,天虹经编、诚信染整、金田化纤等多家企业都走上了旧厂房改造之路。
智能引领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在改造厂房的同时,马桥也积极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对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从而减少用工,提高产能和效益,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借着旧厂房改造的契机,将全面提升设施设备,原先厂房里的老设备也有年头了,趁着改造之际将更新设备,加强数字化运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海宁中龙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戚张生表示,“二期投产之后,新的智能化生产线运行,届时产能也能大幅度提升。”
旧厂房改造释放发展新动能。“原本旧厂房基本都是单层,建筑面积仅25000平方米,容积率只有0.8,非常低效。我们将部分旧厂房拆平后重盖,新增了27000多平方米,容积率达到1.67。”美力针织相关负责人魏建庭说,新厂房不仅提升公司形象,也给企业发展腾出新空间。“未来,将新增几条生产线,产能可能增加一倍。”
促进低效利用土地提质增效,打造现代化厂区,提升土地效率,扩大发展空间,这是马桥为承载新要素打开新空间的蕞新写照。
如今,迈入高质量发展窗口期的马桥,将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工业提质和转型升级为总抓手,持续发力、全力推进,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城南新区。
“新浪”“后浪”涌更高 周王庙镇政银企全力促发展
市总工会首个企业班组长赋能培训开班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执行情况调查网络调查问卷》
乘着“春风”招工引才!海宁与人才“双向奔赴”
今起,海宁市区这条路段施工封道!通行建议→
许红莲调研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时强调:打造一批具有海宁显示度的“一类事”
海宁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通知来了!
【专题】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B2-20130286\浙B2-2008024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老旧厂房改造释放新动能 马桥街道(经编园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城南新区
2020-05-21 18:24:58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