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上港码头发展势头正劲
记者日前来到位于南太湖新区杨家埠街道铁公水物流园的湖州上港码头,看到码头上集装箱船靠泊有序作业,龙门吊不断来回作业,港区泊位和堆场饱满,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目前港口业务量稳步上升,每天进出港的集卡有200辆左右,日均吞吐箱量可以达到400标箱左右。”湖州上港国际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红卫说。据悉,湖州上港码头占地330亩,于去年10月28日正式开港。今年以来,该码头货物进出量不断攀升,发展势头强劲,截至9月底,集装箱吞吐量66163标箱,其中,8月、9月单月吞吐量均破万标箱,预计到年底能够突破10万标箱。“企业物流运输‘陆改水’,是湖州上港码头业务量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区物流园区办主任徐一丹认为。受疫情影响,近年来,公路运输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水路运输特别是内河集装箱运输基本未受影响。为应对冲击,新区积极推动辖区内制造业企业物流运输“陆改水”,企业纷纷响应,选择将水路运输作为运输方式,为该码头带来了大量的业务。同时,与陆路和铁路相比,水路运输拥有货物运量大、运送稳定、低碳环保、成本低等一些优势,这不仅打动了新区企业,也吸引了我市其它企业将水路运输作为后续主要运输方式之一。“随着码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公司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现在我们已经接到了不少来自长兴企业的订单。”湖州聚隆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应利斌说。目前,全市已有400家企业与湖州上港码头达成合作关系。随着合作企业的不断增加,进出港的货种也已从单一的室内家具发展到如今日用品、无纺布、地板、五金、光伏板等多种货物。“四季度是水路运输的高峰期,业务量还会进一步增加。”赵红卫告诉记者,为了让货物能够及时、安全地进出港,码头会根据每天的市场需求,提前将所需空箱从上海调运到湖州,再由相关货代公司给有需要的企业使用,确保物流畅通。“水路运输不断发展,对铁公水物流园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徐一丹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推动制造业企业货物运输“公转水、散改集”,在帮助企业打通物流运输“任督二脉”的同时降低物流成本,让企业腾出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和生产,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助推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