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深化对口支援共叙山海情深——浙江省对口支援壤塘县浙川文化产业园见闻

admin9个月前 (09-26)浙江产业信息18

  --浙江省对口支援壤塘县浙川文化产业园见闻

  “红陶选用壤塘县本地泥土,在传统烧制方法基础上,运用江西景德镇烧陶技艺。”8月16日,在壤塘县中壤塘镇浙川文化产业园壤巴拉藏式陶艺传习所,藏族女孩索朗卓玛正在烧制陶器。

  得益于对口支援政策,壤巴拉藏式陶艺传习所学员被派去江西省景德镇市、江苏省宜兴市交流学习。学成归来,学员们在传统藏陶上融合运用景德镇等地的技艺,还将唐卡绘画和陶艺结合,形成了可定制的壤巴拉藏陶产品。

  据悉,浙川文化产业园占地8.3万平方米,由浙江省累计支援2850万元建设,着力打造以非遗文化传承和创作为核心,集对外分享展示、文化艺术学术交流和艺术品线上线下流通、特色文化原乡居游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包括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传习中心、村民活动中心、非遗展示中心、非遗交流中心4个中心。

  8月18日,在浙川文化产业园核心区域——壤巴拉传习创业园传习中心,色青穿梭于各个非遗传习所。色青来自中壤塘镇布康木达村,今年23岁的她已是传习中心的“老前辈”了。

  “我学的藏毯专业,来传习中心5年了。”色青是传习中心的头部批学员,如今她已是传习中心藏毯传习班的班主任,给学员们教授藏毯技艺,每月保底工资3000元。色青精通藏汉双语,经常代表传习中心接待游客,为游客做讲解。

  “浙川文化产业园于2016年开始打造,2020年正式对外开放。” 浙江省援川干部、壤塘县委常委、副县长吴松泉告诉记者,壤塘县致力于将浙川文化产业园打造成为集非遗研究、学习、生产、创业、展示、销售、体验、生活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型产业园区。

  据悉,目前,浙川文化产业园有唐卡、藏香、石刻等47个非遗传习所。建园以来,共培育非遗传承人83人、学员880余人。

  为解决壤塘县内青年就业问题,浙川文化产业园着力构建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推出学员补贴、销售分红制度。在读学员2至3年的学艺期间,能领到月均500元的生活补助,学员作品销售收益60%归学员所有,40%纳入生活补贴及园区运营管理。

  如今,壤塘县已经有3000余名青年从事非遗生产性保护、活态化传承,人均年增收超过4000元。

  壤塘县藏族文化浓厚,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8项、州级非遗项目40余项,获评“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如何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产业发展“硬支撑”?这是浙江省援川干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自对口支援以来,我们深挖壤塘县非遗资源,吸收、革新浙江等地的非遗元素,积极回应市场需求,助力壤塘县探索非遗‘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路径。”吴松泉介绍,在创新产品的同时,浙江省援川干部特别注重非遗产品的市场培育。

  一方面,浙江省援川干部指导各传习所通过对口支援业务培训、电商培训等方式,逐步建立起一批产销一体化的市场化机构。 另一方面,通过兼顾网络与实体,让壤塘县非遗产品在温州市国际时尚文博会和“温—壤文化周”等推介活动上频频亮相。同时,打造“鹿壤情援·共富直播间”文农旅展销平台,通过网红带货、温州专柜等多维载体推介壤塘县非遗产品。

  不仅如此,去年9月,以藏浴SPA馆为代表的4家非遗体验店在九寨沟县鲁能非遗小镇开业,单店月营业额超3万原。据统计,去年,壤巴拉唐卡传习所立足产品多元化运营,营业额突破3000万元;藏药传习所联手知名品牌“相宜本草”,推出普适性洗护产品,打造藏药浴体验店等,年产值突破500万元……

  一路走、一路看,吴松泉一一介绍,他对浙川文化园及壤塘县非遗文创产品知悉于心,已成为两地文化交流交融的“信使”。他说,一方面想把更多的壤塘县文创产品推介到浙江省,另一方面想把浙江省的非遗文化引进来,让两地非遗文化在交流中互融共通。

  “如今,壤塘县非遗文化以文艺演出、非遗活态展示等形式走进浙江省。”吴松泉说,去年10月,温州市鹿城区文化馆编导的舞蹈剧《阿坝来的小学徒》斩获浙江省群众舞蹈大赛金奖。

  对口支援是资金产业的帮扶,是文化的交流交融,也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升华和拓展。

  在对口支援政策的支持下,浙江省相关部门与壤塘县人社局联动,分批派遣相关人员赴温州市鹿城区参加电子商务、旅游讲解及创业就业等系列培训。吴松泉告诉记者:“在助力壤塘县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同时,我们通过非遗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着力将浙川文化产业园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就在上个月,一首名为《山海约定》的歌曲正式发布,由温州市鹿城区驻壤塘县工作队、温州都市报、壤塘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壤塘歌手克江和温州歌手冯一洵共同演绎,展现了“悬天净土壤巴拉”和“诗画白鹿城”的魅力,见证了鹿城区与壤塘县两地的深情厚谊。

  “下一步,两地主要在两方面同时发力,一是对外文化论坛交流宣传推介上共同参与,助力壤塘县非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二是对浙川文化产业园进行提升改造、拓展完善,着力提升商品、商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游客吃住体验,推动壤塘县非遗文化再上新台阶。”吴松泉如是说到。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文章请勿修改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与数字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浙江省首家元宇宙产业基地链接未来

与数字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浙江省首家元宇宙产业基地链接未来

  近年来,元宇宙赛道与人类现实社会的交集越来越多,元宇宙从虚拟走向现实成为了大势所趋。可以说,元宇宙是产业发展的新风口,将给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具有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牵头成立工业元宇宙协同发展组织,并发布《工业元宇宙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全国掀起元宇宙产业发展浪潮,截至今年11月,全国已有15个省级(含直辖市)单位及2...

云岩区与浙江联创区域投资发展研究中心座谈 洽谈应急产业园区建设合作事宜

云岩区与浙江联创区域投资发展研究中心座谈 洽谈应急产业园区建设合作事宜

  4月8日,云岩区与浙江联创区域投资发展研究中心开展座谈,研究讨论应急产业园区建设合作事宜。省投资促进局产业促进处处长曾红,云岩区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王黔主持会议并讲话。   省投资促进局产业促进处副处长杨熠,区政府副区长李发军、赵荣文,区产业园区办常务副主任胡传富参加会议。   浙江联创区域投资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冯向阳,贵...

人大立法--法治网

人大立法--法治网

  原标题:开化县人大凝心聚力助推有机硅产业链发展   有机硅产业是浙江省开化县工业经济的核心增长点。近年来,开化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县委“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创新强县”发展战略,充分履行人大职能,通过作出重大决定、视察平台建设、挂联产业服务等形式,为开化有机硅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出招出力,有力助推了全县有机硅产业链发展。   一是依法作出决定,凝聚有机硅...

亿翰产城园区周刊(721-727)苏高新发行江苏首单产业园CMBSESR收购阳光城旗下生物医药产业园【第108期】

亿翰产城园区周刊(721-727)苏高新发行江苏首单产业园CMBSESR收购阳光城旗下生物医药产业园【第108期】

  1.发改委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   2.【上海】金山加快建设“数智湾区”,助力产业转型、空间转型、治理转型   3.【浙江】杭州出台政策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4.【广东】中山发布《关于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5.【广东】深圳:加...

前5个月浙江制造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逾千亿元

前5个月浙江制造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逾千亿元

  抓项目、稳投资,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一招。记者日前从浙江省经信厅获悉,2023年1月至5月,浙江611个制造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68.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目标57.7%;110个新建项目实现开工72个,新建项目开工率达65.5%,均提前完成半年度目标任务。   东海之滨,机器轰鸣,中国石化镇海基地项目二期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当前我们正全力推进二期项目建设,预计到...

南阳将建设中德产业园

南阳将建设中德产业园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9月21日,南阳市与浙江功量集团就加快中德产业园建设发展达成共识。   浙江功量集团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专业产业园运营商,始终服务于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升级。目前已成立18家子公司,在上海、杭州、宁波、绍兴等多个长三角核心城市投资23个产业园区,...

又添50亿投资盘一盘遍地开花的元宇宙产业园

又添50亿投资盘一盘遍地开花的元宇宙产业园

  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当红齐天国际文化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红齐天”)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青白江区城厢古城合作共建“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园”,这标志着该区正式布局元宇宙新赛道。   据悉,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园占地面积约347亩,总投资50亿元,将以科技赋能文旅,沉浸式、场景化展现天府文化、新丝路文化、三星堆文化等独特文化资...

名单!安徽两园区入选第三批国家示范物流园区

名单!安徽两园区入选第三批国家示范物流园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示范物流园区,我省宝特芜湖现代物流产业园、宝湾(合肥)国际物流中心入选。截至目前,全国已认定78家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我省4家园区入选,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据悉,宝特芜湖现代物流产业园规划面积1000余亩,总投资16亿元,陆续开通双汇食品冷链多式联运线路、“芜西欧”中欧班列线路等多条多式联运线路,打造覆盖安徽、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