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欣股份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在经历疫情后我国经济重回发展正轨关键之年。面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经济发展全新形势,公司全体人员在董事会坚强领导下,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积极应对经营中各种风险挑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2021年目标工作任务。
报告期内,公司克服疫情影响,通过提升管理、深挖潜力、控制风险、降低成本等措施,实现营业收入15.11亿元(同比增长62.03%),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0.64%)。具体经营工作情况如下: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各业务板块秉持稳存量提质量的经营思路,各项业务均有序展开。具体如下:
医药板块克服新冠疫情及系列医药政策的影响,整体经营质量和业绩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7,299.3万元,同比增长36.35%,创下历史蕞好水平;合并净利润1,413万元(不含海欣生物),较去年同期的328万元增加了1,085万元。
赣南海欣在持续深耕维生素D2注射液、转移因子口服液等战略品种的同时,继续挖掘注射用法莫替丁等品种的销售潜力,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9,589.61万元,同比增长81.72%;实现净利润2,665.35万元,同比增长70.54%。西安海欣大力推动美诺芬、口腔溃疡含片的市场销售力度,围绕核心市场,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加强成本管理,努力化解历史包袱,较上年同比减亏899.69万元,经营性净现金流由负转正。海欣医药在严峻的医药配送市场环境下,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206.02万元。海欣生物APDC项目Ⅲ期临床试验,因为目前大肠癌首选临床治疗方案出现较大变化,导致病例入组困难,基于谨慎性原则,报告期内对APDC项目资本化的开发支出8,407.69万元全额计提了减值准备,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87.92万元。
物业板块多措并举,抓实内部管理,坚持效益优先,通过加强集中化、精细化运营,实现资产管理全口径全覆盖,为公司持续贡献稳定的经营现金流。报告期内自营业务实现租赁收入7,162万元,同比增长18.24%;实现净利润4,047.92万元,同比增长18.23%。
物业经营业务不断挖掘有效出租资源,在工业厂房年代久远、设施陈旧的现状下,一是加强维护,保持资产应租尽租;二是着力维护客户关系,提高客户粘性,全年物业出租率达到95%以上;三是加强对合营企业管理,2021年合营公司金欣联合实现两次共计2,608万元分红。
纺织板块加快收缩调整,推进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0,469.9万元,同比下降11.54%;合并净亏损387万元,同比减亏3,244万元。
南京长毛绒制定并落实三年战略转型计划,不断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经营质效,实现营业收入17,932.44万元,增长2.44%。上海依可贝尔于2020年转型调整为厂房出租企业,2021年扭亏为盈,同比增加利润2,552万元。泗阳海欣依可贝尔完成减资,公司持股比例由50.93%降低至43.85%。海欣香港投资持股50%的ECOPEL(HX)COMPANYLIMITED股权转让事宜已进入收尾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做好产业调整专项工作,获得《松江区洞泾镇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海欣区块重点区域调整项目》产调补助资金1,675.07万元。
首发地块“长三角G60浙江科创基地”项目一期7栋楼建设已完成并签署《订购合同》,其中5栋楼完成交付,2021年度确认营业收入21,936.81万元。在与浙江省驻沪办的联动下,密切沟通浙江省相关地市、区县,接待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及企业团体的考察和洽谈,围绕意向入驻企业需求,稳步推进产业入驻前期准备工作,预计2022年内可实现一期分批运营、整体开园的总目标。项目推进过程中,充分利用优势积累招商资源,提升招商软实力,助力后续项目开发和公司存量工业用地的转型升级。
公司继续理顺对参股企业股权管理,加强专业部门对口管理,突出委派董事、监事专业建议作用,重点落实参股企业“三会”议案审批及重大事项事前沟通、事后落实,对涉及分红、重大决策等股东权益事项,争取公司利益蕞大化。多维度与参股企业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其经营状况,传递海欣经营理念。报告期内,参股企业共实现投资收益13,039万元,同比增加1,431.4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在强化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安全、多渠道挖潜增效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成立会计核算中心,有效整合全资公司及部分控股公司财务管理资源,对子公司现金进行统一集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充分盘活公司持有的长江证券股票,稳妥开展网下新股申购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全年实现收益673.71万元。
为顺应公司转型改革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以“十四五”规划纲要为指导,以“盘活存量、做实产业、做强主业”为战略思路导向,从回顾总结、环境分析、资源盘点、战略愿景、战略选择、战略执行、资源保障,全方位解构公司未来发展路径,明确公司未来各个阶段的规划发展重点和资源需求,取得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的阶段性进展。
战略规划编制将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支持性政策为依托,充分利用股东资源,发挥公司优势,结合新时期、新环境的变化调整发展思路,推动公司的发展和转型。公司将坚持做大做强现有医药健康业务,转型升级物业经营业务,收缩调整纺织业务,并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
为响应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相关要求,进一步优化内控体系,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提供全面内控管理咨询,根据咨询意见改进落实,进一步加强提升公司内控管理水平。
报告期内,进一步建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对已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结合发展需要不断完善重点环节、关键节点工作要求,切实用制度管住关键环节、管好关键岗位、管牢关键事项、管严责任落实。报告期内,公司废止3项旧制度、修订及新增6项管理制度,实行《招标管理办法》规范招标采购行为,制定《委派董事、监事津贴管理办法》加强委派人员津贴管理,修订《劳动人事规章制度手册》强化人事行为管理;对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现行各类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并提出指导修改意见及建议,为内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夯实管理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及下属企业积极组织开展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员工各类文体活动,并以活动为载体,将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长远和高质量发展中,通过开展爱党爱国教育,凝心聚力,在广大员工中引导和培育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精神,营造风清气正良好工作氛围,为公司改革转型发展贡献力量。此外,公司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勇于承担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组织员工积极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支持政府抗疫工作。
公司始终以安全作为工作底线,以员工安全为首位,以扎牢“防疫网”、绷紧“安全弦”为宗旨,加强全员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各项防疫及安全生产工作,定期排查安全隐患,严格落实整改,确保安全生产、消防安全。
公司所处的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行业整体处于持续发展阶段。公司控股的医药企业为中小型医药生产和销售企业,拥有一定的产品品牌及销售渠道。
公司所开展的厂房和物业出租,主要依托自有厂房、土地,结合区域优势,不断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和收益。物业管理当前正逐步向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公司所处的长毛绒行业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中属于规模较小的细分子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处于成熟期,行业总体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生产的长毛绒类产品在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公司的金融投资主要是参股长江证券和长信基金。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高,各项政策变革将继续优化市场投融资生态,驱动券商和资产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有医药产品的制造和销售,园区物业出租经营,长毛绒面料及服装的生产和销售,金融投资等。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和经营模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医药板块——包括医药制造和销售,医药制造类企业以化药生产为主,产品主要通过自己的销售平台或者各地经销商代理进行销售;医药销售类企业采购药品,再通过销售渠道开拓业务,收入来源是通过进销差价获取利润。
-工业厂房和物业出租——公司统一管理关停企业的厂房,以及存量物业,通过物业租赁及物业服务的方式收取租金及物业管理费。
-纺织板块——从事长毛绒面料及服装的生产和销售,国内外市场兼顾,自主研发与客户来样相结合。
-金融板块——参股的证券公司及基金公司自主经营,公司通过委派董事、监事参与决策。
公司自1993年上市至今,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集医药、物业出租经营、纺织、金融投资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投资控股型集团公司,目前公司资产结构稳定、质地良好,拥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公司地处上海G60科创走廊核心地带,区位价值突出、产业环境优异,作为区域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持续获得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先机。公司着力打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优秀专业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度,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15.11亿元,同比增长62.03%;营业成本8.02亿元,同比上升60.5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0.64%。
截至2021年底,公司总资产53.26亿元,同比减少5.32%,主要原因系长江证券市值下降,减少总资产2.13亿元。
2021年纳入公司财务决算的公司共计48家,其中纳入合并报表的母公司及控股(制)子公司共34家、合营及联营企业(权益法核算)7家、参股企业(成本法核算)7家。
医药制造及销售板块,实现合并营业收入87,299万元,同比增长36.35%,合并净利润1,41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85万元;
物业经营板块,自营业务实现租赁收入7,162万元,同比增长18.24%;实现净利润4,047.92万元,同比增长18.23%;
纺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0,469.9万元,同比下降11.54%;合并净亏损387万元,同比减亏3,244万元;
参股企业共实现投资收益13,039万元,同比增加1,431.4万元。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目前处于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产业涵盖医药生产/流通、物业出租经营、长毛绒纺织、金融投资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所处阶段和景气状况各不相同。
公司所处的医药行业是我国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领域,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除疫情影响仍旧持续,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同样深远,集采开标、落地与执行,医保目录更新,深度推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加速中医药特色发展、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等各项医药政策相继发布,对中小医药制造行业和流通行业形成了较大的压力。
公司物业板块主要为关停企业的厂房出租,以及其他公司自有物业资产的出租经营。2021年物业经营行业或物业资管行业在疫情影响、房地产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作用下,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但整体呈现稳定向好态势。疫情虽仍有反复,但国内精准防疫已渐成熟,常态化管理下生产经营受到的影响日渐趋弱;“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宏观经济政策倡导产业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物业市场需求,特别是一线城市核心区位回归稳定;另外2021年国家出台了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配套政策,发行了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其中包括了数单产业园区REITs产品,反映资本市场对此类资产的持续盈利性予以肯定。在利好政策频频出台的大浪潮推动下,物业和资管行业将越来越规范,同时也为发展带来新的红利,在中国城镇化水平超过60%、房地产行业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的背景下,包括城市更新、工业旧改等与公司存量资管业务相关的行业会获得更多政策扶持,市场热度持续提升,为公司存量物业园区的开发与资产管理带来较好的发展机遇。
公司所处的长毛绒面料及其终端的服装、家纺行业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中属于规模较小的细分子行业。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长毛绒类纺织产品越来越多地使用可回收、可再生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纯天然的植物纤维,绿色技术已经形成,绿色市场正在高速发展。2021年,尽管面临新冠疫情冲击、原材料和海运费高涨、部分地区限电限产、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严峻形势,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创新、赋能绿色制造,表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推动我国纺织出口实现超预期增长。随着“一带一路”不断发展,中国-东盟、RCEP等自由贸易区建设日趋成熟,纺织行业将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经济工作的核心依然是一个“稳”字。监管层把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拟推出科创板做市商制度、启动货银对付改革,并明确以全面注册制为主线,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加快推进监管转型等重点工作。在新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生态下,证券行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
公司是一家多元化投资控股型集团公司。为把握“十四五”的发展契机,适应新经济发展环境,焕新产业300832)机能,公司将秉承“盘活存量、做实产业、做强主业”的战略思路导向,完善并实施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新一轮战略规划将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支持性政策为依托,充分发挥公司内部产业基础和外部资源优势,结合新时期、新环境的变化调整发展思路,推动公司发展和转型。
公司坚持对现有医药健康产业的投入与发展,在国内大健康产业迭代更新的背景下积极谋划、做实基础、寻求突破。对于医药制造产业,积极顺应行业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做好核心企业的增产、扩销、降本,培育好龙头产品,努力打造小细分市场的市场领先企业。同时积极开拓产品研发、新市场开发,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对于传统纺织产业,加强市场研判、尊重市场规律,继续实施产业转型调整。
公司将以战略规划作为引导,加大新兴产业的开发和布局,提高对关联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关注度。做好内生式发展的同时,围绕公司战略目标,立足上海市松江区G60科创走廊“6+X”战略新兴产业方向,探索对诸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细分切入点布局机会,为实现公司未来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将积极推进“大物业大资管”改革,推进现有物管业务与市场接轨,逐步实现基础物业出租业务向“物业服务+资产管理”的全面转型升级,为传统物业经营业务赋能。公司将利用资本平台,整合地区资源,不断完善新业务模式下的服务内容与管理体系,构建产业招商和内容建设平台,形成资管业务复制、输出和拓展能力。
2022年,公司将继续努力减轻历史包袱的负担,统一思想、转变作风,以效益为先,围绕“定方向、抓存量、化风险、强管理”四方面开展工作,筑牢风险堤坝,提升经营质效,为公司制定实施新一轮战略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主要经营计划如下:
2022年,公司将在董事会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的指导下,在股东资源的支持下,谋划完成新一轮战略规划,策划完善公司战略发展路径和业务发展里程碑,确立公司未来主业格局。
继续推进待清理企业处置进程,化解处置过程中的风险。根据待清理企业处置计划,分阶段做好关停注销工作。做好首发地块二期开发动态成本控制。
公司下属医药业务、纺织业务都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属企业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库存管理、市场供需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对其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公司厂房租赁、工业土地转型升级等业务,受市场供需、市场定位等多因素影响而带来较大变化。我国物业管理企业数量众多,随着更多的物业企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或A股上市、在新三板挂牌,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国家环保政策趋严等会对公司医药制造业务、长毛绒业务带来影响。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两票制、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集中采购政策等会对公司医药业务带来影响。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可能会对公司工业土地转型升级带来影响。金融监管趋严可能对公司参股的金融企业带来影响。其他的政策变化都可能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影响。
公司的医药制造、APDC项目、纺织制造等,都可能受到新技术迭代的影响。海欣生物APDCⅢ期临床研究方案是10余年前在Ⅰ/Ⅱ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确定的,近几年来,大肠癌的治疗理念和首选治疗方案发生了较大变化,原Ⅲ期临床研究方案与目前的临床诊疗方案不匹配,从而导致病例入组困难,存有不确定性风险。
疫情反复,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不确定影响。宏观环境、政策环境、技术环境以及公司发展战略的执行等,都有其不确定性,可能由此引致其他经营风险。为提高管理效率,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注销子公司的议案》,经董事会审议,同意对上海海欣(香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海昊服装有限公司、上海海欣禹嘉贸易有限公司等3家已无实际业务的子公司进行清算注销,并授权经营层具体办理。
公司正积极推进上述3家子公司的清算注销事宜,其中,上海海昊服装有限公司和上海海欣禹嘉贸易有限公司因对方股东无法配合办理清算注销,为加快办理注销手续,公司拟通过破产清算方式注销两家公司,目前公司已作为债权人向两家公司提起诉讼。
保定长毛绒已停产,因双方股东对该公司后续处理存在分歧,为维护公司股东利益,公司已作为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后续公司将积极推进相关事宜进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