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东方”潮·“氢港”兴|全面构建氢能产业生态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

admin7个月前 (09-26)浙江产业信息14

  氢能是能源利用的新潮流,氢能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蓝海,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举措。嘉兴是浙江首批发展氢能产业的试点城市之一,已纳入到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并成功加入了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

  作为嘉兴氢能产业的示范区,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立足氢能源领域的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各项工作,通过贯通氢能“产业链”,深耕氢能“创新链”,拓宽氢能“应用链”,着力打造长三角氢能先进制造业基地。

  9月14日,2023中国(嘉兴)氢能产业大会暨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将在嘉兴港区召开。

  化工新材料是嘉兴港区的支柱产业。坐拥国家级化工新材料园区,受益于厚实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嘉兴港区充分利用工业副产氢资源优势,加快完善氢能产业强链补链,在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走进位于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的嘉化能源生产园区,两座1兆瓦氢燃料发电系统正在全速运行,源源不断地为园区生产线输送电能。

  嘉化氢燃料发电系统利用嘉化烧碱厂氯碱装置的工业副产氢气,就地转化成安全、经济的清洁能源,成为园区满足高峰时段生产用电需求的有力补充。

  氢燃料发电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燃料电池技术路线,满足调峰用电等化工场景真实需求,每兆瓦分布式发电系统在高峰段运行每年可发电约400万度电力,贡献二氧化碳减排近4000吨。

  近年来,嘉化能源深耕主业,做大内外循环经济产业,全面构建起包括基础化工、特色新材料、氢能源利用等在内的能源和化工循环型产业体系。氢燃料发电系统为嘉化氢能实现工业副产氢高效利用,建立“氯碱-氢能-绿电”的应用新场景,打开了绿色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华泓新材料一期丙烷脱氢项目是嘉兴港区大力推动的氢能产业链上游企业项目,按项目设计能力,每年能产出1.6万吨高纯氢气,为港区氢能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基础原料。

  华泓新材料总经理助理高意良表示,这套装置选择了美国UOP的丙烷脱氢工艺,在高温条件下,通过铂金催化剂对丙烷进行催化脱氢,然后产出氢气,产氢比例在行业内属于较高行列。

  据介绍,丙烷脱氢装置副产的氢气是冷箱低温分离后的干气通过变压吸附装置将其中的氢气分离提纯产出的,纯度99.999%,不仅成本低廉,而且能够促进周边氢能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目前,华泓新材料已和合盛硅业、岩谷气体、滨海加氢站、嘉兴石化等企业合作共赢,每年通过管道输送氢气约2500吨,实现了港区氢能产业链的延链强链。同时,华泓也在积极开拓新市场,包括工业用氢装置、氢气发电、固态储氢、氢气充装等。

  嘉兴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港区化工园区内包括嘉化能源、华泓新材料、三江化工、合盛硅业等在内的一大批化工企业,拥有丰富的副产氢资源,每年总产氢量近10万吨,可充分保障嘉兴及长三角周边城市氢能产业气源需求。

  近年来,港区积极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先后出台氢能产业规划、氢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加快氢能产业培育、增强产业创新动力、加快示范应用推广,初步构筑了相对完整的氢能产业链。

  目前,包括美锦国鸿氢能、飞驰氢能汽车、鸿基创能膜电极、磐动电气电控、韵量双极板等在内的一大批氢能产业项目均已成功落户港区。嘉兴港区正全力打造长三角氢能产业示范基地。

  接下来,嘉兴港区将持续通过投资引领、资源汇聚、产业培育等方式,不断完善氢能产业生态,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全面发展,实现氢能产业的强链补链。

  氢能已成为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战略选择。

  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就提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明确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这一背景下,嘉兴港区无疑是全省氢能产业发展探路者。

  2018年以来,嘉兴港区瞄准氢能这一新兴产业,先后出台氢能产业规划、氢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从加快氢能产业培育、增强产业创新动力、加快示范应用推广、强化要素资源支持等多个方面,“氢”尽全力这一万亿赛道。

  事实上,“殷实的家底”让港区发展氢能底气十足,同样更担着一份使命。嘉兴港区主要负责人坦言:选择大力发展氢能产业,是立足实际的战略选择,更是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大势所趋。

  可以看见,未来嘉兴港区还将进一步提升工业副产氢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比例,显著提升工业副产氢气的经济价值。同时,通过氢能源对化工、钢铁等行业的改造,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实现一定规模的节能降碳效果,在“绿氢时代“前,推动氢能产业快速规模化应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南京江北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化工园规划接连出台

南京江北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化工园规划接连出台

  解放日报解放网讯(记者 王潇)南京市规划局昨日就江北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单位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公众意见征集,这一区域定位为化工园的配套园区,规划了三大产业片区。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范围为东至金江公路,西至滁河,南北至规划道路,总用地约为4.1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化工园配套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未来这里将形成三大产业片区:高性能纤维产业片区、功能性膜材料产业片区和液晶材...

嘉兴港区化工园区连续4年上榜“中国化工园区20强”

嘉兴港区化工园区连续4年上榜“中国化工园区20强”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在“2016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发布了“2016中国化工园区20强”名单,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榜上有名。记者了解到,这已是嘉兴港区自2012年以来连续4年获此殊荣。   除此之外,嘉兴港区管委会主任石云良和泰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十二五中国化工园区优秀管理者”和“2016中国化工园区优秀服务商”...

嘉化能源化工年产30万吨PVC装置预计下半年投产

嘉化能源化工年产30万吨PVC装置预计下半年投产

  浙江嘉兴的嘉化能源化工近日宣布,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年产30万吨的PVC装置将投入生产。同时,公司正建设年产30万吨的氯乙烯单体(VCM)装置,以满足新增PVC生产的需求。此前,位于同一地点的首个30万吨/年的PVC装置已正常运行。   嘉佳新材料母公司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嘉兴港区的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内,在30万吨/年氯乙烯装置已实施的情况下,嘉...

这个省新认定10家化工园区!

这个省新认定10家化工园区!

  近日,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吉林省化工园区认定结果的公示,将吉林省拟通过认定复核的化工园区(第二批)名单、拟通过新建认定的化工园区名单分别予以公示。   6月9日,吉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公布吉林省化工园区认定结果的公告,经省政府同意,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片区等5家园区头部批通过认定,辽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区等3家园区通过新建认定。...

疏勒县化工园区首家企业开工

疏勒县化工园区首家企业开工

  8月29日,在新疆疏勒化工产业集聚区,喀什巨盟新材料有限公司举行了16万吨/年甲醛生产及其附属产品生产项目开工典礼。   疏勒南疆齐鲁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在开工典礼上表示,该项目作为疏勒化工园区头部家开工的项目,意义重大,不仅代表着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也标志着疏勒化工园区的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希望项目建设单位立足一流标准、确保一流施工,实现早日竣工、早日达产、早见效...

钦州石化产业园成功晋级20强

钦州石化产业园成功晋级20强

  10月29—31日,2024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胜利召开。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2024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结果,钦州石化产业园在全国近700家化工园区综合实力评比中,位列2024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第17位,连续12年入围“中国化工园区30强”,并成功晋级20强。   近年来,在国家、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钦州市高标准规划建设钦州石化产...

炼化一体规模居全国前列!惠州将举行高端石化新材料招商大会

炼化一体规模居全国前列!惠州将举行高端石化新材料招商大会

  南都讯 记者杨振华 以石化新材料“延链补链强链”为主线,面向全球招商推介,力争吸引更多高端的石化新材料项目、资源、人才,共同做大做强做优石化新材料产业链。1月3日,惠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面向全球、惠聚未来——高端石化新材料招商大会(2025·中国惠州)”相关情况。   惠州市副市长黎炳盛介绍,惠州石化产业兴起得早。1993年...

珠海经开区千亿化工产业崛起2025发展大会成功召开

珠海经开区千亿化工产业崛起2025发展大会成功召开

  2025珠海高端化学品产业发展暨电子新材料企业洽谈会于3月6日至8日在珠海隆重举行,全体大会于7日成功召开,会上讨论了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于今年内实现精细化工产业超过千亿元的目标,取代珠海经开区首个、全市第二个突破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会议以“聚焦新态势、增强新动能、构建新引擎”为主题,吸引了全国500多家化工企业的参与,其中多位行业领先的院士和专家共商发展大计。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