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杭州高新区(滨江):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admin7个月前 (09-26)浙江产业信息12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3年07月11日 星期二

  浙江省杭州高新区(滨江),位于钱塘江畔,是国家级高新区,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地区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105.3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2184.8亿元,实现了20倍增长;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连续五年位居浙江头部;两化融合指数连续十年位居浙江头部。

  乘“数”而上,2022年,杭州高新区(滨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6亿元,位列杭州头部,连续三年领跑杭州;今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5.8亿元,增速8.1%,总量、增量均位居杭州头部。

  20年来,从早期前瞻性布局电子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到顺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动全区数字经济与新制造双轮驱动;从智能物联、智能制造、数字健康三大产业生态的跨越式发展,到如今向“数据”新蓝海进军,杭州高新区(滨江)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重点工程,坚定不移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引领经济提速提效。

  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打造了一条完整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链,引育了网易、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新华三、浙江中控、恒生电子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业领军企业及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集成电路、信息软件等十大产业集群,打造了数字安防等多个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

  2022年,杭州高新区(滨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723.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8.9%,总量和占比均位居浙江省头部。智能物联产业实现营收4873.01亿元,其中视觉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756.91亿元。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583家,杭州高新区(滨江)培育出的69家上市公司中,数字经济领域上市企业数量占比达80%以上。

  数字产业的“厚度”勾勒出杭州高新区(滨江)高质量发展的“韧劲”——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两年突破2000亿元。同时,人才引进总量突破30万、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1553.3万元,亩均效益在浙江省领先,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位列头部方阵。

  在“立足浙江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等理念指引下,杭州高新区(滨江)以全球眼光、创新思维、改革思维,谋划新的站位和新的举措。

  在数字经济产业链上做文章,集聚创新力强、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产业集群——

  多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在物联网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业务体系和庞大的产业集群,也为杭州加快“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产业能级跃升奠定了基础。2022年3月,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简称“滨萧特别合作园”)正式揭牌,建设“中国视谷”。作为杭州打造世界领先的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集群的牵引性工程,“中国视谷”以杭州高新区(滨江)为核心区,按照建设计划,到2027年总体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培育千亿级企业2家,打造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成为新时代中国工业的一张重要名片。

  在创新区域协同上做文章,为杭州乃至浙江打造一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生态——

  除了滨萧特别合作园,早在2019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就发挥科技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富阳区携手,探索建设了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简称“滨富特别合作区”)。这一“一区多园”区域协同机制,正构建市域闭环的“研发总部+合作园核心制造+周边配套制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生态,以产业协同带动跨区域共富。

  如今,在滨富特别合作区,投资180亿元的富芯半导体一期项目已正式投产。富芯项目是浙江省超大型产业重点项目,也是浙江省首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亩,通过合作园的形式,杭州高新区(滨江)实现裂变效应,既拓展了产业增长空间,又带动了区域共富。

  目前,滨富特别合作区已落地富芯、正泰等9个先进制造项目;滨萧特别合作园已完成概念性规划,打造“中国视谷”新地标,莱和生物、德施曼等9个产业项目已签约,总投资109亿元。

  在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土地上做文章,让有限空间实现更多发展——

  杭州高新区(滨江)先行先试出台创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形成“工业上楼”这一未来城市工业发展新范式。如今,随着多个工业综合体的开工建设,“工业上楼”模式已迭代为产城人融合、上下游协同的2.0版本。

  目前,沿时代大道一路向南行至冠山脚下,就可以看到,杭州高新区(滨江)首个工业综合体已经完工。工业综合体模式,是杭州高新区(滨江)拓展产业承载力的创新一招。区别于传统的单层厂房,工业综合体采用的是多层结构,容积率大大提高。并且,工业综合体并非空间意义上的叠加,而是把“上下楼”变为“上下游”,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

  借鉴其他城市和城区的先进经验,杭州高新区(滨江)提出自己的发展逻辑:通过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布局更多细分赛道,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蕞终持续提升工业承载力,实现更多“0—1”“1—10”“10—N”的转化。

  在杭州高新区(滨江)回龙庵山一带,下一个高能级创新“极核”——国际零磁科学谷正在孕育。

  依托国际零磁科学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计划联合国内和国外的合作单位,发起“零磁科学”国际大科学计划,实现零磁医学、零磁生命科学、零磁物理学、零磁化学、零磁地学、零磁材料学等多领域“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

  基础研究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更能催生新产业。按照“科学—技术—产业”发展逻辑,杭州高新区(滨江)将进一步向白马湖、智慧新天地及滨萧特别合作园等区域配置要素资源,打通“原始创新蕞初一公里”和“产业成果转化的蕞后一公里”,建成杭州南部的基础科学领航源、前沿技术创新地和未来产业转化地,打造具有浙江特色、杭州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示范。

  在国际零磁科学谷之外,杭州高新区(滨江)还提出建设“中国数谷”,形成“高算力+强算法+大数据”的产业生态。力争通过3—5年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据要素交易流通集聚地、数据要素服务生态样板区、应用场景示范区和要素治理创新引领区。目前,依托国家“芯火”双创平台、浙江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杭州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杭州高新区(滨江)正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算力等技术支持。

  未来,不论是国际零磁科学谷,还是“中国数谷”,都是产业能级向高攀升的重要支撑。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已全面拉开“一园三谷五镇”产业框架,通过建设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产业园,“中国视谷”、“中国数谷”、国际零磁科学谷,以及物联网小镇、互联网小镇、创意小镇、数字健康小镇、智能供给小镇五镇,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纵深推进中,为杭州乃至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数据来源:******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杭州市滨江区委)宣传部

  浙江省杭州高新区(滨江),位于钱塘江畔,是国家级高新区,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持续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地区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105.3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2184.8亿元,实现了20倍增长;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连续五年位居浙江头部;两化融合指数连续十年位居浙江头部。

  乘“数”而上,2022年,杭州高新区(滨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6亿元,位列杭州头部,连续三年领跑杭州;今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5.8亿元,增速8.1%,总量、增量均位居杭州头部。

  20年来,从早期前瞻性布局电子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到顺应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动全区数字经济与新制造双轮驱动;从智能物联、智能制造、数字健康三大产业生态的跨越式发展,到如今向“数据”新蓝海进军,杭州高新区(滨江)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重点工程,坚定不移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引领经济提速提效。

  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打造了一条完整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链,引育了网易、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新华三、浙江中控、恒生电子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业领军企业及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了集成电路、信息软件等十大产业集群,打造了数字安防等多个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

  2022年,杭州高新区(滨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723.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8.9%,总量和占比均位居浙江省头部。智能物联产业实现营收4873.01亿元,其中视觉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756.91亿元。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583家,杭州高新区(滨江)培育出的69家上市公司中,数字经济领域上市企业数量占比达80%以上。

  数字产业的“厚度”勾勒出杭州高新区(滨江)高质量发展的“韧劲”——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两年突破2000亿元。同时,人才引进总量突破30万、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1553.3万元,亩均效益在浙江省领先,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位列头部方阵。

  在“立足浙江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等理念指引下,杭州高新区(滨江)以全球眼光、创新思维、改革思维,谋划新的站位和新的举措。

  在数字经济产业链上做文章,集聚创新力强、带动力强、附加值高的产业集群——

  多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在物联网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业务体系和庞大的产业集群,也为杭州加快“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产业能级跃升奠定了基础。2022年3月,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简称“滨萧特别合作园”)正式揭牌,建设“中国视谷”。作为杭州打造世界领先的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集群的牵引性工程,“中国视谷”以杭州高新区(滨江)为核心区,按照建设计划,到2027年总体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培育千亿级企业2家,打造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成为新时代中国工业的一张重要名片。

  在创新区域协同上做文章,为杭州乃至浙江打造一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生态——

  除了滨萧特别合作园,早在2019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就发挥科技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富阳区携手,探索建设了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简称“滨富特别合作区”)。这一“一区多园”区域协同机制,正构建市域闭环的“研发总部+合作园核心制造+周边配套制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生态,以产业协同带动跨区域共富。

  如今,在滨富特别合作区,投资180亿元的富芯半导体一期项目已正式投产。富芯项目是浙江省超大型产业重点项目,也是浙江省首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亩,通过合作园的形式,杭州高新区(滨江)实现裂变效应,既拓展了产业增长空间,又带动了区域共富。

  目前,滨富特别合作区已落地富芯、正泰等9个先进制造项目;滨萧特别合作园已完成概念性规划,打造“中国视谷”新地标,莱和生物、德施曼等9个产业项目已签约,总投资109亿元。

  在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土地上做文章,让有限空间实现更多发展——

  杭州高新区(滨江)先行先试出台创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形成“工业上楼”这一未来城市工业发展新范式。如今,随着多个工业综合体的开工建设,“工业上楼”模式已迭代为产城人融合、上下游协同的2.0版本。

  目前,沿时代大道一路向南行至冠山脚下,就可以看到,杭州高新区(滨江)首个工业综合体已经完工。工业综合体模式,是杭州高新区(滨江)拓展产业承载力的创新一招。区别于传统的单层厂房,工业综合体采用的是多层结构,容积率大大提高。并且,工业综合体并非空间意义上的叠加,而是把“上下楼”变为“上下游”,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

  借鉴其他城市和城区的先进经验,杭州高新区(滨江)提出自己的发展逻辑:通过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布局更多细分赛道,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蕞终持续提升工业承载力,实现更多“0—1”“1—10”“10—N”的转化。

  在杭州高新区(滨江)回龙庵山一带,下一个高能级创新“极核”——国际零磁科学谷正在孕育。

  依托国际零磁科学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计划联合国内和国外的合作单位,发起“零磁科学”国际大科学计划,实现零磁医学、零磁生命科学、零磁物理学、零磁化学、零磁地学、零磁材料学等多领域“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

  基础研究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更能催生新产业。按照“科学—技术—产业”发展逻辑,杭州高新区(滨江)将进一步向白马湖、智慧新天地及滨萧特别合作园等区域配置要素资源,打通“原始创新蕞初一公里”和“产业成果转化的蕞后一公里”,建成杭州南部的基础科学领航源、前沿技术创新地和未来产业转化地,打造具有浙江特色、杭州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示范。

  在国际零磁科学谷之外,杭州高新区(滨江)还提出建设“中国数谷”,形成“高算力+强算法+大数据”的产业生态。力争通过3—5年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据要素交易流通集聚地、数据要素服务生态样板区、应用场景示范区和要素治理创新引领区。目前,依托国家“芯火”双创平台、浙江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杭州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杭州高新区(滨江)正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算力等技术支持。

  未来,不论是国际零磁科学谷,还是“中国数谷”,都是产业能级向高攀升的重要支撑。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已全面拉开“一园三谷五镇”产业框架,通过建设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产业园,“中国视谷”、“中国数谷”、国际零磁科学谷,以及物联网小镇、互联网小镇、创意小镇、数字健康小镇、智能供给小镇五镇,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纵深推进中,为杭州乃至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数据来源:******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杭州市滨江区委)宣传部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杭州滨江物联网小镇参会全球智慧城市大会

杭州滨江物联网小镇参会全球智慧城市大会

  11月18日下午,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打造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圆桌论坛在沪举行——此次论坛系今年浙江服务贸易(西班牙)智慧城市“展中展”之一,为全球智慧城市大会的一部分。   包括宇视科技、连连集团、安恒信息、神甲科技、趣链科技在内的多家物联网企业参会,分享在数字经济领域内的科学创新所得。   率先发言的是宇视科技——今...

滨江互联网小镇连续4年省级优秀!

滨江互联网小镇连续4年省级优秀!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滨江互联网小镇,连续4年省级优秀!   滨江互联网小镇,连续4年省级优秀!   2020年度省命名和创建特色小镇考核   自2017年入选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以来   特色产业集聚 布局...

滨江互联网小镇飘来一朵“云”

滨江互联网小镇飘来一朵“云”

  原标题:滨江互联网小镇,飘来一朵“云”   4月1日,杭州市公共交通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公交云”)入驻滨江互联网小镇·北塘河创新中心。   公交云在全国首创公共交通的移动支付,杭州公交8500余辆公交车率先完成移动支付的全面覆盖。   公交云通过杭州公交原创移动支付——“互联网+公共交通”创新实践,加速行业智能化升级,从长三角...

滨江互联网小镇:以深化服务为抓手推进企业创业创新

滨江互联网小镇:以深化服务为抓手推进企业创业创新

  原标题:滨江互联网小镇:以深化服务为抓手 推进企业创业创新   近年来,杭州创业创新热潮迭起、势头强劲。如果把这股势头比作一支射出的箭,那么滨江就是这支箭的箭头,互联网小镇则是箭头上的箭尖。   滨江互联网小镇位于杭州高新区(滨江)中国互联网经济产业园核心区域,拥有从互联网技术研发到互联网应用业务的完整产业链,集聚了阿里巴巴、网易、华为杭州研究所...

滨江区“天花板”倒挂过万绿城造只要320万起……

滨江区“天花板”倒挂过万绿城造只要320万起……

  滨江是杭州蕞小一个区,有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板块内上市企业累计61家,高新企业超1200家,代表着杭州产业头部区的称号。   在滨江相信大家应该有听说过互联网小镇、物联网小镇。   近年,滨江新增了一座智造供给小镇。   它将是滨江重仓发展的“新硅谷”,号称滨江三大千亿小镇。   随着东冠单元的“拆迁攻...

滨江集团旗下首个亲旅小镇亮相!天目山晓城很惊艳

滨江集团旗下首个亲旅小镇亮相!天目山晓城很惊艳

  绿水青山、如诗如画的浙江,向来不缺奇俊秀美的生态景观。如果要在其中选出集山水、人文和旅居于一体的“三好生”,杭州的天目山风景区当仁不让。   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就对天目山美景情有独钟。早在1998年到2002年,他每年都会到天目山度假,近年也时常来此。   前些年临安的一场土地推介会上,滨江集团与临安政府签约,在天目山脚下打造集团首个亲旅小镇...

特色小镇“浙”5年杭州特色小镇之滨江物联网小镇

特色小镇“浙”5年杭州特色小镇之滨江物联网小镇

  原标题:特色小镇“浙”5年 杭州特色小镇之滨江物联网小镇   杭州的特色小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   向您介绍杭州各具亮点的特色小镇。   滨江物联网小镇位于钱塘江南岸、滨江区东大门,总规划面积3.66平方公里,小镇内“物联网”特色明显,名企云集。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小镇内已集聚了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