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练当课堂工厂当考场十堰拉练“赛”项目燃起发展激情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拉练当课堂,工厂当考场 十堰拉练“赛”项目燃起发展激情
点击上方“魅力十堰”可以订阅哦!
10月26日,十堰市2022年第三季度重点项目拉练活动举行,丹江口、房县、竹山分获拉练成绩前三名。
当天,该市100多位党政主官在秦巴山区的崇山峻岭中驱车约500公里,实地考察4个项目,以视频观摩方式考察7个项目。大家把拉练当课堂,把工厂当考场,相互取长补短,比学赶超。集体打分发布之后,排名靠后的两位县区主官,进行了表态发言。
此次拉练有哪些亮点项目?进展怎么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兵分几路探访。
竹山卫浴产业中心产品展销。 (通讯员 董武 摄)
11月2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竹山县宝丰镇卫浴汽配产业园,木林森银超高端卫浴智能制造项目等基地,机器轰鸣。镇政府负责人介绍:“相关企业每天忙着发货,产品销往广东、贵州、河南、福建等地。”
“产业园签约卫浴企业125家,现已建成投产82家;前9个月实现销售收入41亿元,缴纳税款近2亿元。”竹山县委书记陈建平介绍,发展目标是继浙江温州、福建南安、广东江门等地之后,“跻身全国四大卫浴产业基地行列”。
破除区位论,无中生有聚集近百企业
“我们作为偏远山区县、传统农业县,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区位交通等条件不足,贫穷有理!”陈建平说,其实,发展的关键,是要思想突围,跳出竹山、融入全省、放眼全国找机遇。
2020年4月,我省疫情解封,竹山县即刻派出招商队。到底能招到什么,大家心里没底。
“听说在浙江玉环、福建南安等地,人工成本上升,卫浴企业遭遇招工难,经常限电,且受贸易战影响,正在探索外贸转内销。”一条简短的传言,让迷茫的招商干部眼眸一亮。
“县主要领导带队,大家跑了不少地方,情况确实如此。”县卫浴产业办主任温雪琴回忆,大家总结出本地优势条件:
——劳动力充足。全县每年外出就业人口有12万人,平均月工资仅在三四千元区间;
——市场潜力大。“谷竹”“十巫”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辐射湖北武汉、河南郑州、陕西西安之间的中西部腹地市场;
——要素保障给力。水能蕴藏量位居全国县级第四,水电总装机容量达83万千瓦,不会拉闸限电……
一次次接触,当年5月,首批13家浙江卫浴企业前来考察。依托宝丰镇原有的老旧企业闲置厂房,竹山县卫浴产业“破土而出”。
3年来,竹山县先后10多次组队,前往浙江、福建等地招商,考察对接卫浴企业200多家,吸引落地84家,并培育出了规上企业34家。
宝丰镇卫浴汽配产业园内,一栋栋蓝瓦白墙的卫浴企业厂房鳞次栉比。
在木林森银超公司的一楼,展示的卫浴产品琳琅满目;二、三楼是错落有致的生产车间;四楼则是卫浴五金产品质量公共检验检测平台,集产品检测研发、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为一体。
“检测平台由中国国检集团与竹山县联合共建。”陈建平介绍,该平台还外聘院士专家8人,其中包括俄罗斯外籍院士漆奇高工、重庆大学曾文教授、国检集团陕西公司张帆教授等。
摆满设备仪器的室验室内,身穿白大褂的年青技术人员,正在检测各种卫浴产品的质量性能。
“软管花洒实验室,主要检测花洒、软管的喷洒均匀度、耐老化性等性能;盐雾实验室,检测五金产品的耐盐雾腐蚀质量;ICP-MS实验室,能同时测定几十种元素,甄别‘######头’。”技术人员介绍,该平台还建设了五金实验室、阀门实验室、恒温恒湿实验室,以及析出金属污染物的化学分析室;覆盖门类齐全,可服务辐射中西部地区。
目前,依托院士专家团队带来的科技创新项目,竹山卫浴汽配产业园争取到了我省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一批企业被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跟踪管理。
全“链”发力,卫浴产业带蓄势崛起
为承接东部沿海卫浴产业转移,竹山县拟投资38.5亿元,规划建设2100亩的汽配卫浴产业园区,采取国资企业建设厂房、企业租赁入驻方式,建成标准化厂房81.3万平方米,统一完善水电路网、职工宿舍等配套设施,企业可以“拎包入住”。
据了解,竹山县专门成立了卫浴产业办,建立项目秘书、每月调度、现场办公等工作机制,从证照办理、厂房建设、基础配套、设备安装,到提供公租房、员工招聘、岗位培训等事务,全流程跟踪服务,保障企业快落地、早投产。
至目前,该县先后从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引进落户舞凰、佳德等不锈钢五金卫浴,玉暖铜业、丰泉铜业、巨科铜业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有色金属铸造,以及西尼蒂奥厨电等上下游配套项目,涉及龙头花洒、工程阀门、水暖管件、汽车配件、数控设备、厨房电器等6大类2000多种产品的生产,形成集原材料生产、粗精加工、锻造铸造、包装物流等一体化的卫浴全产业链。
“欧洁佳是太空铝材质产品代表企业,其卫浴产品不用出园区,就能实现全流程生产,以及包装销售。”宝丰镇政府负责人介绍,湖北卡兰达洁具是不锈钢材质卫浴产品代表企业,其自主研发、设计的卫浴产品60%已在园区生产,该公司还计划把温州的产品生产线全部搬过来。
据统计,按园区企业实际使用厂房面积450亩计算,企业亩均税收已达23.2万元/年,高于省级开发区15万元/年的要求。
竹山县还计划,以宝丰汽配卫浴产业园为中心,紧锣密鼓建设溢水、擂鼓等乡镇园区,逐步形成连绵百里、辐射文峰及潘口等乡镇的竹山、房县卫浴产业带。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应锋 通讯员 柯杨 林凌
“今年前10个月,累计销售收入8000万元左右。”11月1日,十堰市茅箭区胡家工业园帝尔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冲压、焊接生产线井然有序,智能机器人焊接时发出的蓝光格外耀眼。
“4个月就建成投产。”帝尔公司总经理贾留根谈及茅箭区的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帝尔公司主营汽车冲焊集成制造,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着20多年模冲技术积淀,可生产各类产品3000多个品种。由于企业原有空间较小,产能受限,2021年9月在胡家工业园建厂。
“我们遇到事儿,一个电话肖书记就来了。”贾留根口中的包保人“肖书记”,是茅箭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肖海。
在茅箭区“千名干部进千企 服务产业促发展”工作中,肖海包联帝尔公司,助企纾困解难。
“因为是迁建,帝尔公司当时蕞大的困难是保持订单生产,留住客户。”肖海说。
为保障公司正常向客户交货,肖海协调区城投公司等,采取“边建设、边搬迁、边生产”的办法,打时间差,优化流程,有序组织。
一次,贾留根向肖海反映:厂区附近没有公厕,员工上厕所要到800米外,中间还要穿过一条大马路,不仅耗时,还有安全隐患。
肖海头部时间组织区城投公司到该企业及其周边走访,并协调区城投公司根据企业职工人数和厂区面积,规划在帝尔公司车间旁边新建一个20平方米的标准化公厕。一个星期后,公厕建成。
“服务‘绿灯’让我们企业提前一个月投产。”贾留根介绍,去年12月底,公司的焊接、冲压生产线陆续投产,整个迁建只用了4个月。
帝尔公司新厂区占地60亩,新建2.5万平方米智能化工厂,引进自动焊接机器人生产线、三维激光切割机等国外先进设备,及3000吨油压机等国内一流设备,打造从模具制造、下料剪板、冲压、焊接、精修处理、成品交付的“全产业链”布局。
“现在年产冲压汽车零部件1000万件。”贾留根介绍,搬迁到新厂区,新增了10余台冲压、液压、焊接机器人等设备,现在公司年产能比过去翻了一番。
10月29日,郧西县第六座汉江公路大桥——天河口汉江大桥工程主塔封顶,标志着大桥施工进入主桥主梁挂篮悬浇阶段。
天河口汉江公路大桥预计2023年9月正式通车。该桥的建成,对推动郧西县和郧阳区两岸经济跨越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视界网 陈鑫金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张慧琴 薛玙骍
绿色植被环绕的白色厂房里,260余台套智能设备正有序运行。
“这是按照‘恒温恒湿、洁净厂房’标准建设的现代化车间。”11月4日,湖北丹桥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建东介绍,该公司年产200万套智能终端产品项目一期于10月初试生产,目前已完成2470万元订单,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0亿元。
很难想象,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毛坯房。
湖北丹桥电子有限公司由中桥集团今年8月份投资成立。项目启动后,丹江口市提供多项“保姆式”服务:市级领导每天在项目建设现场召开调度会,会上列出“工期清单”、“诉求清单”,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交办、每日跟进;丹江口经济开发区选派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担任“项目秘书”,常驻工地、现场服务;国网丹江口供电公司主动上门,通过即插即用的办电新模式,头部时间接通厂区建设的临时用电;清源供水有限公司根据企业规划,同步推进供水外线工程建设,在两栋厂房完成生产车间建设的同时完成通水。
“水、电、路都不用我们操心,办手续有专人‘跑腿’。这次项目建设,省心又放心。”陶建东说。
此前,项目建设需要使用大型工业电缆,本地经销商供货不足,从厂家补货需要一周。“项目秘书”多方联系,在郑州找到足量货源。疫情防控之下,丹江口市相关部门通力配合,提前报备货运车辆人员、货物、牌号、行程等信息,全程闭环运输,电缆在第二天凌晨4点运到工地上。
“政府支持给了我们信心。我们已确定将丹江口建设为中桥集团在国内蕞大的生产基地。”中桥集团董事长王琦介绍,该集团产品包括智能物联网终端、智能控制线路板、通信模组、蓝牙终端、智能穿戴等,有助于补强丹江口智能终端制造产业链。
丹桥电子的快速投产,吸引了不少上下游企业的目光。王琦说,项目二期即将动工,已有企业表现出投资意向,“丹江口政策好、服务给力。我们将通过订单式招商,引进5到10家上下游企业,集群式发展电子信息和智能终端制造产业。”
11月6日,十堰市郧西县天河工业园区,湖北天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台台机器持续运转,技术工人正忙碌着安装、调试设备。
总经理胡军介绍,由天道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G瓦时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项目,目前已进入一期项目的安装调试阶段,为下一步锂电池试生产做准备。
该项目占地152亩,总投资15.6亿元,将建设6条国际领先的动力电池生产线,自动配料匀浆输送系统、高精度挤压喷涂系统等,均采用智能化、科技集成度高的生产设备。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
“电池生产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动力源泉’。”胡军说,项目建成后,与园区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链成群,解决向外采购周期长、电池供应紧张等问题,助力郧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郧西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县以湖北天道新能源汽车为龙头,整合提升猛狮科技、新耐力电源、精诚汽配、合力工贸等汽车关联企业,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年产3G瓦时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项目将为该县百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提供强力“引擎”。
(来源:湖北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