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招商引资洼地 筑起项目建设高地
招引一家企业,建成一个园区,拉长一条产业链,平顶山高新区如何做到借力打力、事半功倍?
4月12日,在河南巨高嘉业电力设备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生产各种型号的变压器。“三年前我们入驻平顶山高新火炬园,在技改、研发、服务等政策的支持下,一步步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从刚入驻时工业总产值不足2000万元,到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亿元。”产业园负责人吕莉说。
去年7月,孵化成熟的巨高嘉业迁出火炬园,在平顶山高新区的帮助下,按照电气专业孵化器的模式,建成了巨高智能电气产业园,从浙江吸引7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实现了元器件、柜体、润滑油等关联产品就近配套,电气中小型科技企业集群化发展。
这是高新区“企业进园区、园区产业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平顶山高新区依托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集中资源重点突破,招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建成了一大批重大项目,主导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显,加快构建了质量优、效率高、动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不久前,在伊顿工业园的基础上,集团增资1亿元,用于环保型环网柜生产线扩建项目。集团项目负责人坦言:“这里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优势非常强,发展潜力和前景十分可期,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产业链招商好比穿糖葫芦,能把关联企业“串珠成链”。近年来,平顶山高新区聚焦尼龙新材料、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以完善产业链条为突破口,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精,不断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带动发展提层次上水平。
今年前两个月,该区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引进项目4个、总投资13.7亿元;围绕尼龙新材料产业引进项目2个、总投资4.2亿元,主导产业链进一步拉长,为打造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平顶山高新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绘制“四张图谱”,开展“四个拜访”,不断提升招商引资精准度,在2021年度平顶山市招商引资工作综合考核评价中,综合成绩位列六区头部名。
在平顶山高新区,每个产业都有四张清晰的招商图谱:产业链、企业分布、核心技术、市场分布,一目了然。围绕“四张图谱”,该区积极开展“四个拜访”,即拜访顶尖科研机构、专家和技术人才、知名企业、行业协会,按图索骥——
平顶山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带队赴上海、嘉兴等地,与博尔玛创新产业园、隆基乐叶等知名企业对接洽谈,拜访嘉兴河南商会等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探索“飞地园区”建设模式,对接谋划了投资11亿元的精密模具智能科技产业园、投资30亿元的智点汽车北部自建基地等重大项目。
在大员招商引领下,该区积极开展驻地招商、以商招商,探索科研招商、基金招商,拜访山东产研智能电机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新引进科技研发类项目4个,在谈南京清研所高分子树脂材料研发等项目13个;与上海中建投对接产业基金合作事宜……
筑巢引凤,花开蝶来。今年1—2月份,平顶山高新区在谈项目50个、总投资154亿元;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20.6亿元。
4月12日,笔者从新能源储能产业链重点项目——平煤隆基光伏新能源产业基地获悉,该项目深加工车间已投产,供电、燃气、热力等配套设施建设按既定时间节点高效推进。
该基地占地326亩,今年5月份将建成交付,满产达效后预计年产光伏组件5000万套,预计产值达30亿元,将对平顶山高新区培育壮大新能源储能产业链、加快全市光伏产业战略布局、促进高质量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平顶山高新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乘着体制机制改革的强劲东风,持续发力抓项目,奋楫当先促转型,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势起航。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今年,平顶山高新区围绕主业做实项目谋划,列入省级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77.6亿元,列入市级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165.7亿元。
其中,该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持续发力,谋划了5G网络资源投资建设项目、尼龙催化剂产品研发中心等16个项目,将其作为省级重点项目储备,通过专业化操作、系统化谋划,为全年高质量项目建设聚势赋能、攒足后劲。
项目谋划是基础,落地是硬道理。该区依托“能力作风建设年”和“万人助万企”活动,成立六大工作专班,由党工委、管委会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重点问题,全力服务项目落地。
要素保障也是项目落地条件之一。该区秉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规划建设了尼龙织造产业园、跨境装备智造产业园、恒鑫祥工业园、电气科技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化、集约化、现代化产业园区,新增标准化厂房近70万平方米,有力提升了项目承载能力。
在前三期“三个一批”活动中,平顶山高新区签约项目开工率100%,开工项目投产率71.5%,投产项目达效率100%。在第四期“三个一批”活动中,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17.2亿元,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8亿元,投产项目4个、总投资28.65亿元。
3月29日,高新区“科技之窗”APP正式上线!该APP以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为目标,集政策服务、企业培育、人才引育和科技问答等功能于一体,为企业提供涵盖初创期、早中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之外,平顶山高新区多措并举提升“万人助万企”成效。去年以来,该区以打造蕞优营商环境、推动项目落地达产为目标,以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为方向,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大服务力度,加强企业培育,扎实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实行网格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中,平顶山成立6个专业园区,专职于经济发展。在“万人助万企”活动中,6个专业园区分别组建服务专班,对辖区企业实行网格化管理,并叫响“园区吹哨、部门报到”理念,对企业反映的问题,由服务专班负责联络推进,由相关职能部门为责任单位,成立8个工作组专题推进解决。
加大服务力度。前不久,皇台产业园区协调市自来水公司,为平运腾飞公司解决了100多名商户用水问题,深受企业好评。今年以来,该区梳理区级问题13个,已解决12个,其中为伟业新材料等“专精特新”企业搭建专项贷款渠道,累计为企业获得授信额度3.7亿元。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平顶山高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秉持“部门精心服务,企业安心发展”的理念,在重点项目建设领域实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将首批117项内容纳入“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服务事项,大大提高了审批备案效率,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大企业培育力度。科技型企业数量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未来增长潜力。该区从平台建设培育、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企业难题,助推创新型企业成长。今年头部季度,平顶山市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0家,高新区占60家,入库总数全市头部,占比85.7%。特别是在创业担保贷款方面,该区为11位创业者(含4家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1.2万元,完成全年贷款发放任务的131.86%,完成率和完成速度均为全市头部。
“今年是平顶山高新区第二轮体制机制改革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持续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围绕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目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月月红、全年红’,为平顶山‘壮大新动能、奋进百强市’贡献高新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平顶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凌兵奎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