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对口支援:架起一座从瓯江到瀚海的“连心桥”

admin6个月前 (09-26)浙江产业信息7

  海西新闻网讯(青海日报记者潘玲)从温润的瓯江水畔,到苍凉的浩瀚戈壁,一座温暖的“桥”将浙江温州和青海格尔木连在了一起。路虽远,情牵绊。对口援青,把温州人民的深情厚谊深深烙在了格尔木人民的心里。

  六月的格尔木有着高原夏日独特的清凉,林荫夹道,翠柳依依,记者来到这座瀚海新城。据了解,在三年的时间里,温州实施援青项目36个,投入援青资金近1.5亿元,涉及浙江工业园基础配套,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数字赋能等领域,还包括农牧产业培育及市场拓展、旅游“大交通”瓶颈破解,为促进格尔木市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贡献了力量。

  乘车出格尔木市区,行驶一个多小时,可以看到一片绿色“海洋”般的枸杞林,生态种植让人称赞不已。因为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环境,格尔木的枸杞具有颗粒大、色红、肉厚、含糖量高、味甜的特点。

  走进格尔木市云朵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正在生产来自青藏优品平台的枸杞订单,鲜红的枸杞经过一道道工序包装完成等待发运。

  云朵科技负责人张凤萍告诉记者:“这里是温州3个店的订单,温州市民很认可我们公司的产品。”

  云朵科技是一家集枸杞种植技术开发、收购与精深加工为一体的生产型企业,目前有红枸杞干果、黑枸杞干果、枸杞原浆、枸杞沙棘原浆、枸杞花蜜5类产品,干果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地。在国内,青藏优品则是其重要的销售渠道。

  青藏优品是浙江援青格尔木(温州)工作组针对浙江市场专门开发的高原特色购物平台,以销售格尔木优势农畜产品为主,同时展示格尔木高原种养殖业、特色生态产业、民俗文化产业。目前有21家特色农牧企业的120种产品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销售。

  “平台上入驻的云朵有机枸杞制品、牧上煌手撕牛肉干、苏弥山有机枸杞、卫拉特牛羊肉等产品已享誉浙江市场,线亿元。”格尔木市农牧和乡村振兴局局长李瑜君告诉记者。

  据格尔木市委常委、副市长杨茂富介绍,目前已培育发展线平台线家,温州地区开设浙江援青“青藏优品”推广工程线家。通过在温州市场线上线下推广,把格尔木的优质产品和浙江的大市场连接了起来,有利于助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为了降低物流成本,目前还在温州设立了青藏优品总仓和物流配送中心,负责长三角区域物流配送。

  把镜头转向乌图美仁乡,广袤的草场上,牛羊成群,格尔木卫拉特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流转的近3333公顷天然草场上,散养的牛羊正悠闲地吃草。

  “我们在青藏优品平台上销售的牛羊肉产品就来自于这里。”卫拉特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雪莲告诉记者,青藏优品平台打开了公司新的销售渠道,帮助公司农畜产品更好地走下高原、走进温州市场。

  深入格尔木的苏弥山庄即青海省首家中国农业公园,辽阔的枸杞地里,袁有仁正指挥农业工人给枸杞树打顶,“今年枸杞长势好,应该会有个好收成!”他的枸杞直接供给苏弥山庄开发者青海芝润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经公司进一步处理后通过青藏优品等平台销售。

  这座山庄集沙化治理、有机农业、植树造林、中药种植、花海果园、科普研发、观光采摘为一体,在保护生态、防风固沙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农牧产业。

  “你脚下的土地以前是荒漠,经过我们公司治理后,不但让这片土地变了模样,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枸杞等农作物还备受欢迎,像枸杞、蜂蜜等都受到温州消费者的认可。”苏弥山庄办公室主任吴军民告诉记者。

  走进郭勒木德镇红柳村,硬化路通往家家户户,经过“穿衣戴帽”外墙保温工程的实施,村民的家变得更加美观温暖。

  “在村子发展上,温州援青给予了很大支持,从产业发展到基础设施建设,总共投入了1000多万元。比如说这个外墙保温工程项目就带来了积极影响,以前每户村民取暖得烧上四五吨煤,改造后每户用煤量减少到了2吨。”红柳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善告诉记者。

  走进红柳村仁达合作社的温室大棚,贝贝南瓜、黄瓜、丝瓜、玉米、葡萄、西红柿等蔬果长势良好,村民马秀英正在为黄瓜吊秧:“现在不但家里环境好了,还能在家门口把钱挣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据李国善介绍,合作社有26个温室大棚,还养殖了鸡鸭鹅。温州援青资金用在助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产业发展上,“我们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集农业生产、观光采摘、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旅游园区,也让村民充分享受到了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收入不断提高。”

  浙江援青格尔木(温州)工作组借鉴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积极实施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支持打造了红柳村等3个高原美丽乡村,助力它们成为了乡村旅游新的打卡点。

  走进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只见村容整洁,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齐全。长江源村是牧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移民搬迁而成的村庄。搬迁后,格尔木市通过发展后续产业,鼓励村民进城务工、从事运输业、手工编织和吸纳村民担任草原生态管护员、湿地管护员等多种形式增加村民的收入,现在把发展乡村旅游也纳入了村庄发展规划。

  “从2021年开始,温州给我们村援助了1350万元,其中350万元建了大型仓库,今年已经有收益了。剩下的100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助力我们发展乡村旅游。”长江源村党支部书记扎西达娃告诉记者。

  走进格尔木市体育中心附近的城市书房,三三两两的读者正分散静坐阅读,还有母亲带着孩子正在挑选阅读书籍。这是浙江援青格尔木(温州)工作组借鉴温州城市书房建设成功经验,在格尔木市建成的5家城市书房之一。

  记者了解到,城市书房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业务管理,实现图书的统一检索和通借通还。并设有自助办证机、自助图书借还机,实现读者自助服务。全天候开放、低成本运营,打造了格尔木市的“城市名片”和市民15分钟文化生活圈,打开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阅读服务的通道,深受市民欢迎。

  除了在文化建设上着力,工作组还大力开展就业创业帮扶,连续三年实施创业创新援青项目,成功孵化企业36家,吸纳带动就业1200人,还培育出戈菲尔乳制品有限公司、高原岚商贸有限公司、聚诚动物诊疗中心、德宝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一批优秀孵化项目,组织创业青年开展电子商务、互联网、市场营销、财税专题、创新创业等11期培训,参加培训300余人。

  走进格尔木市青创空间,杨延意正在进行直播。他们公司一共有4个主播,“每天午间休息时间和晚上下班后是我们的直播时段,主要围绕格尔木市农畜产品进行直播,包括手撕牛肉干、红黑枸杞、枸杞蜂蜜等。因为起步晚一些,目前每场直播销售额在2万元左右。”

  “据我们了解,温州那边的直播,不光主播人数多,质量也很高,通过两地交往交流,我们也得到了很多启发。下一步要把重心放在主播孵化这个工作上。”青创空间负责人刘鸿表示。

  为了让城市更好地发展,浙江援青格尔木(温州)工作组积极支持鼓励浙商温商到格尔木投资兴业,带动创业创新。截至目前在格温籍市场主体300多家,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8000余人,组织开展6期劳动力素质技能培训,鼓励支持格尔木劳动力输出去,现有1000多名劳动力在浙江特别是温州温商企业就业,有效增加当地农牧民工资性收入。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七山一水二分田”这个缺地的省份是怎么富起来的?

“七山一水二分田”这个缺地的省份是怎么富起来的?

  立志于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浙江,正开足马力。   蕞新数据显示,浙江600余个投资10亿元以上制造业重大项目实现年度投资计划超过100%,进度快于预期。今年前10个月,浙江制造业投资增长16.2%,比全国平均高6.5个百分点,比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高6.1个百分点,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制造业是经济的基本盘,当前各地都在发力提振制造业...

中国二冶乘长江经济带东风踏浪前行

中国二冶乘长江经济带东风踏浪前行

  品牌赢得市场,品质铸就未来。从安徽龙山北路工程获得淮北市建设工程“相王杯”奖,到濉芜星城二期、九香美城工程双双荣获“淮北市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奖,中国二冶华东分公司深入践行“建设美好家园,筑就永恒精品”的企业使命,匠心“质”造赋能品牌提升,坚实的足记深深镌刻在安徽、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中。   质量管理标准化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

产业园区招商之飞地模式

产业园区招商之飞地模式

  新发展格局下,国内要素流动和分布拥有巨大空间和回旋余地,从而带来了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战略机遇。在招商引资与被招商引资双方互动探索下,招商引资模式日益创新丰富,飞地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招商引资的热词之一。   飞地模式不仅仅是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模式,同时也与园区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密切相关。理解飞地模式,首先要理解“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

余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余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行至绿汀路龙潭路口,视野骤然开阔。曾经成片的工业厂房,如今已被夷为平地。这块毗邻杭州西站和未来科技城CBD的黄金区域,就是朱庙工业园区有机更新先导区块,这里正酝酿着一场华丽蜕变。   在余杭,类似的空间重塑行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今年1月-8月,余杭启动工业用地有机更新1013.33亩,改扩建产业空间108.4万平方米。“破旧立新”的背后,是余杭让“寸土”生“寸金”...

全省首批!总投资120亿元!苍南4个镇未来大变样!

全省首批!总投资120亿元!苍南4个镇未来大变样!

  日前,浙江省保护耕地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关于首批跨乡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通知,该文件确定了全省首批33个试点项目,其中苍南县金乡镇等4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作为我市唯一试点列入其中。   该项目涉及苍南县金乡、钱库、宜山、望里等4个乡镇,总面积约238160.88亩,由于项目区内聚集宜山龙金工业园区、钱库工业园...

关于《钱塘区2021年度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网上征求意见的公告

关于《钱塘区2021年度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网上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有序推进土地成片开发,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切实加强土地征收管理,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的通知》(自然资规〔2020〕5号)、《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与审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21〕3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创新规划破解工业园区土地瓶颈——以浙江安吉为例

创新规划破解工业园区土地瓶颈——以浙江安吉为例

  我国工业园区正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的难题.为了从规划方面解决这一难题,文章以安吉县工业园区为例.在规划编制中通过对容积率,绿地率,道路用地,公建配套等土地的指标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其达到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园区品质的目的.   你可以通过身份认证进行实名认证,认证成功后本次下载的费用将由您所在的图书馆支付   您可以直接购买此文献,1~5分...

华康股份拟在浙江定海工业园区投建200万吨玉米深加工健康配料项目

华康股份拟在浙江定海工业园区投建200万吨玉米深加工健康配料项目

  华康股份605077)(605077.SH)发布公告,该公司(“乙方”)与浙江定海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甲方”)签订《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本协议为框架协议,尚未与合作方签订正式合同。   据悉,乙方拟在甲方园区内投资建设“200万吨玉米深加工健康配料项目”,主要以玉米为原料,生产淀粉糖/糖醇、膳食纤维、变性淀粉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以及利用合成生物学绿色制造等先进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