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升炭业李观德:卖炭翁从3000到2亿的蜕变
发布时间: 2013年04月18日 09:19进入复兴论坛来源: 商界
从杭州往北1小时的车程,便可抵达被誉为中国地板之都的浙江湖州市南浔区。李观德的炭业工厂位于浙江湖州南浔区和孚镇工业园,《商界》记者赶到厂区时,他正带着来自加拿大的考察团参观工厂,见多识广的老外们不禁纷纷感叹:“你们领先世界至少5年。”
大学生创业网讯从杭州往北1小时的车程,便可抵达被誉为中国地板之都的浙江湖州市南浔区。李观德的炭业工厂位于浙江湖州南浔区和孚镇工业园,《商界》记者赶到厂区时,他正带着来自加拿大的考察团参观工厂,见多识广的老外们不禁纷纷感叹:“你们领先世界至少5年。”
在炭业工厂的前端,是每吨价格300多元的农林废弃物,比如木屑、秸秆等。在炭业工厂的后端,是每吨出口价格3800~4300元的机制炭,其市场供不应求。工厂车间不仅仅是一个利润可观的价值放大器,更令人称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这绝对是一个蓝天工场。
十年一剑,霜刃出鞘。李观德的富升炭业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每年需求1800万吨的机制炭的巨大市场,更是一种迎合了环保趋势、混合着无限可能的绿色商业模式。
李观德是“浙南大王”第三代传人。从16岁开始,他跟随父亲跑遍了国内的山林,凭着祖传技艺伐薪烧炭赚了不少钱。然而,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灾之后,国家开始封山育林,李家依靠原始方法制炭的行当再也支撑不下去了。
有没有一种更先进的制炭工艺来满足市场需求呢?李观德听老客户们说,一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材料的机制炭正慢慢流行起来。东北、华北一带有厂家生产这种制炭设备。
于是,2001年,经过多方考察,李观德筹措了500多万元的资金,从大连买来制炭设备,将厂房设在湖州市南浔区。
按照李观德的计算,工厂一两年内便可回收投资。可是,他的剑还没完全出鞘,就遭到命运的狠狠一击。花钱买来的设备,生产出来的半成品棒,因为含水量过高、密度不够,根本无法制成合格的炭棒,全成了一摊炭泥炭渣。
头部年富升炭业的销售额仅为可怜的3000元。债主们纷纷找上门来,“那三年是蕞艰难的,上门要债的不断,孩子还在上大学,家庭矛盾随之而来,就连早些年在上海购买的房产也变卖了!”
一些朋友也劝他:这个活儿又脏又累又亏钱,还是别干了。可是,李观德倔犟地想:“谁突破了技术瓶颈,谁就可以执行业之牛耳!”
其实,制炭工艺的关键,在于烘干和制棒两个环节。当时,日本先进的设备可用每小时耗电22千瓦的能耗,生产出100千克含水量4%~6%、密度700~900千克/立方米的机制炭。
李观德向工厂的投资者之一、来自日本的山路太郎询问机制炭技术费价格,对方要价30多万美元,濒临破产的他哪有这么多钱。眼看李观德翻盘无望,山路太郎无情地抽走了对工厂的投资,富升炭业无疑雪上加霜。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