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定海工业园区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admin9个月前 (09-26)浙江产业信息35

  定海工业园区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定海工业园区管委会坚持“项目为王”,立足主责主业,强化全局视野,紧盯规划引领、配套完善、服务优化、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切实以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平台能级提升。

  一、2022年主要任务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2年,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95.8亿,同比增长18.9%;规上工业研发费用3.8亿元,同比增长18.7%;固定资产投资19.79亿元;外资2167万美元;税收收入15.63亿元。全年粮食中转物流量突破2500万吨,占全国进口粮食总量的18%;粮油吞吐量超1400万吨,粮食贸易额超73亿元。

  (一)规划引领擘画蓝图,赋能产业新格局。完成新材料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深化方案初稿,明确规划布局。紧扣建设舟山大宗农产品储运基地目标,深化舟山粮食产业园规划建设,推动大豆、玉米等产业由仓储、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打好延链强链组合拳。舟山粮食产业园于今年7月入选第二批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被国家商务部纳入大豆离岸现货市场首批实物交收地试点。着力构筑船舶海工产业优势。依托长宏国际等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推动大型集装箱船、LNG船等高技术船型的研发制造维修,积极拓展桥梁钢结构、桥梁工程装备等非船业务。依托园区科创培育中心,突出新材料、新智造产业导向,多渠道招引人才项目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打造优质科创项目孵化基地。目前已集聚优众新材料等高科技项目企业6个。

  (二)“双招双引”蹄疾步稳,打造发展新引擎。狠抓招商引资。积极探索疫情压力下打破经济增长困境的良方良策,坚持节点招商、以商引商、第三方招商等多种形式提升招商成效。今年赴西安、温州、深圳等热点地区开展招商活动近70次,重点对接企业100余家,举办宣介会3场。今年新签约陕西聚泰新能源电池正极原材料、华康股份200万吨玉米精深加工、和泓集团可降解新材料制造等10个项目,总投资额超100亿元,实现新材料产业领域破局起势。在谈、谋划江苏墨泰新材料、天意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等项目20余个,涉及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领域。强化招才引智。依托校地合作项目、企业博士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建设,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新高地。全年柔性引进省部级以上人才3人、省级以上人才工程推荐数10人;舟创未来海纳计划推荐数11个、落户数3个;超额引进高校毕业生517名。

  (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释放发展新动能。建立项目一对一“工作专班”,通过批前指导、代办帮办等措施加强项目审批、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实行晾晒比拼,执行重点项目每周上报进度、每月监测跟踪、每季度通报晾晒,切实形成工作闭环。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快推进以园区企业债权为融资主体的债务融资工作,做好金融理财业务规划,以节约融资后续成本。积极对接农发行,完成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项目10.8亿元资金授信。

  按照市委推进“十五项重大工程”的总体部署,加快推动粮食产业园建设工程,打造舟山大宗农产品储运基地。其中,①中储粮50.4万吨仓储物流项目已完成28.8万吨工程建设,21.6万吨工程于9月29日启动桩基工程;②良海粮油豆粕精深加工2万吨油料项目基本完成建设、5万吨豆粕精深加工项目完成土建工程量85%;③瑞泰粮食物流园项目已平整场地,并完成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上报,待市里批复后启动建设

  对今年新签约项目,强化服务保障,确保早日开工。其中,①华康股份200万吨玉米精深加工项目已于11月份正式开工;②和泓集团可降解新材料制造项目前期土地报批手续正在办理;③万马(舟山)海洋装备智造园项目、龙源电力浙江定海工业园区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已摘牌。

  持续推动其他重点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其中①远景能源定海零碳产业园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②森森集团智能化产业园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40%;③德驰隆通用机械项目已完成建设正式投产;④金科年处置100万吨一般固废建设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50%。

  (四)党建赋能共兴产业,激活发展新活力。打造“红色领航·同心共富”党建品牌,加强街道和园区党工委联动,以党建引领凝聚区域经济发展合力。以“三服务”“企业服务月”等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暖企工程,加大各项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降本措施,着力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活力。今年来累计走访服务企业700余家次,及时发现并整改各类风险400余条,协调解决“中梗阻”难题近150个,通过校企合作、专场座谈会、云端招聘会等形式助企解决用工缺口百余人。以“除险保安”“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为工作抓手,开展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200余家次,入企送安全100余人次,为28家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同时,紧盯消防、危化品、工矿等易发群死群伤的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问题500余处。全面提升园区品质,做好园区亩均税收5万以下的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工作,园区24家低效企业均完成整治提升工作。着力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今年累计开展基础配套工程6个,其中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已正式运行,累计完成工程投资约1亿元。

  2023年,园区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凝心聚力做好“一、二、三、四”四篇文章,为定海奋力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港城标杆贡献园区力量。

  园区将进一步压实责任,巩固支撑点、挖掘增长点。聚焦聚力产业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以“蚂蟥精神”精准招商引资,夯实经济发展后劲支撑;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创机制体制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好优化营商环境主动仗。以“严细深实准”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动各项经济指标各项指标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快新材料产业铸链延链。围绕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抓信息、抓项目,全力保障已签约的陕西聚泰20万吨/年新能源电池正极原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引入以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为建设方向的新材料项目,争取江苏墨泰新材料等重点在谈项目签约落地;持续对接远景动力电池项目,努力实现新能源电池全链化。

  二是推动粮食全产业强链补链。以华康股份为链主头部企业,紧扣大豆、玉米精深加工“双核驱动”,狠抓产业项目集聚。推动中储粮21.6万吨仓储项目完成土建工程,良海粮油5万吨豆粕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运,规划布局公共筒仓项目,加快山体洞库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依托油商大会、进博会专场推介会等活动,加强与国际四大粮商、央企粮食头部企业及行业领军的洽谈对接。深化大豆离岸现货市场首批实物交收地试点,加快现货交易仓库的认定,力争尽早完成头部单实物交收。

  一是提升原工业园区区块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投产企业周边配套道路、东大塘造地项目、东西大塘海塘安澜工程、科创中心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工程,着力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打造建融家园项目,预计建成人才公寓110余套,可基本满足园区高端人才住宿需要。

  二是完善粮食产业园配套设施。加快老塘山港区向纯粮食码头转型,布局建设500吨级轮拖码头及多用途码头。完成浙江省舟山储备中转粮库第三期工程配套码头输送系统工程建设。加强与资规部门联动,明确“三区三线”方案中保障的产业园用地范围,集约高效使用土地资源。

  三是加快新材料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围绕“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思路,将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新材料产业园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立足新材料产业园产业布局需求,规划建设一座普通件杂货码头或公用码头、一座危化品码头、一座液体散货码头。加快新材料产业园道路工程、变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保障项目招引落地。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继续强化与市、区投促中心及驻外招商局的对接,紧盯“链主”企业,坚持节点招商、以商引商、第三方招商等多种形式,重点围绕新材料、粮食精深加工、先进制造业等主导产业,着力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税收贡献多的龙头型、“链主”型项目。锚定江苏墨泰新材料、宁波太一新材料包装膜、杭州华鹰游艇生产制造、上海义勉海洋工程项目、天意高端医疗器械制造等意向项目加快谈判进度。

  二是加快产业提质增效力度。鼓励长宏国际、和泓环保等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数字化赋能等措施,加快转型步伐,提高产出效益。加快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投入“清零”行动、完善“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退规风险企业库”,精准施策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依托园区科创中心、万马(舟山)海洋装备智造园平台,提升园区创新能级,打造智能制造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强化干部队伍培养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暖企工程”“清廉园区”建设,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一对一”专班化运作服务制。形成崇尚实干,勇于作为,敢于担当的工作氛围。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着力在选好人、育好人、用好人、配好人四个方面下功夫。继续加强园区文化建设,通过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园区“智汇讲堂”、学习强国、钉钉群等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是加强党建引领力度。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打造园区党群服务中心(职工之家)特色党建品牌、“红色领航·同心共富”共建品牌、构建园区智慧党建系统等活动为抓手,创新区域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党建引领聚合力,园区政企共发展。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围绕四大招引方向,聚焦特色产业链,深挖长宏国际、科鑫、优众等企业支部党建工作亮点,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有形有效。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12月14日杭州市挂牌5宗地总起始价106亿元

2022年12月14日杭州市挂牌5宗地总起始价106亿元

  中指云网讯:2022年12月14日浙江省杭州市挂牌5宗工业用地总起价1.06亿元,总出让面积203223㎡。   中指云网讯:2022年12月14日浙江省杭州市挂牌5宗工业用地总起价1.06亿元,总出让面积203223㎡,其分别的地块编号为建政工出【2022】42号、杭政工出[2022]20号、杭政工出[2022]21号、杭政工出[2022]19号、杭政工出[20...

【产业投资情报】2023年1月浙江工业土地投资蕞大的50家企业摘走59宗地

【产业投资情报】2023年1月浙江工业土地投资蕞大的50家企业摘走59宗地

  中商情报网讯:中商产业研究院产业招商情报库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月浙江省工业投资拿地企业50强出炉。榜单显示,TOP50企业拿地面积528.53公顷,入围门槛3.86公顷,拿地金额33.40亿元,拿地数量59宗。   榜单显示,申能洋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绍兴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荣盛新材料(舟山)有限公司、浙江时代锂电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温州弗迪...

【科技】中美高铁明年开通中国高铁即将入海!震撼世界!

【科技】中美高铁明年开通中国高铁即将入海!震撼世界!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土神网关注我们   别以为这种高科技的东西只有外国人才敢玩!   能搭乘一条开往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笔下   「海底两万里」世界的奇幻又穿越的列车?   梦想还是要有的,说不定哪天就实现了!   因为你真的马上就能坐...

产业园区招商之飞地模式

产业园区招商之飞地模式

  新发展格局下,国内要素流动和分布拥有巨大空间和回旋余地,从而带来了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战略机遇。在招商引资与被招商引资双方互动探索下,招商引资模式日益创新丰富,飞地模式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招商引资的热词之一。   飞地模式不仅仅是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模式,同时也与园区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密切相关。理解飞地模式,首先要理解“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

优化机构设置配强人员力量突出监督重点浙江省深化开发区(园区)派驻机构改革

优化机构设置配强人员力量突出监督重点浙江省深化开发区(园区)派驻机构改革

  浙江在线日讯(记者戴睿云通讯员颜新文杨文虎胡绥楠)6日,杭州市临安区纪委监委派出青山湖科技城纪检监察工委,又一次对青山湖科技城的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开展检查。近年来,青山湖科技城管理的科投集团先后有3名中层干部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暴露出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隐患。为此,该区聚焦问题多发的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管理等重点领域强化跟进监督,加大督查力度,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提醒”,助推...

创新规划_破解工业园区土地瓶颈_以浙江安吉为例

创新规划_破解工业园区土地瓶颈_以浙江安吉为例

  创新规划,破解工业园区土地瓶颈 创新规划,破解工业园区土地瓶颈 ――以浙江安吉为例 ――以浙江安吉为例 张咏梅 摘要:摘要:我国工业园区正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的难题。为了从规划方面解决这一难题,文章以安吉县工业园区为例。在规划编制中通过对容积率、绿地率、道路用地、公建配套等土地的指标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以其达到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园区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关键词:土地集约、工业...

原创|浙江省工业用地“标准地”制度要点分析

原创|浙江省工业用地“标准地”制度要点分析

  原创|浙江省工业用地“标准地”制度要点分析   工业用地“标准地”制度是土地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实践,发源于浙江德清,经过不断探索与深化,逐步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各地推广,各地明确提出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模式,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正成为土地供应制度的一大趋势。本文旨在梳理工业用地“标准地”制度相关政策内容,分析制度要点,对建立工业用地“标准地”制度提供支持。...

嘉兴工业园区

嘉兴工业园区

  一、园区简介 嘉兴工业园区设立于2002年3月,于2006年4月17日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为省级开发区。隶属嘉兴市南湖区,总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目前实际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已落户企业近500家。2010年,嘉兴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29亿元。 嘉兴工业园区立足自身实际,聚焦和放大区位优势,抢抓长三角板块发展新机遇,围绕“沪杭同城”城市新概念,前瞻性开展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