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官宣:这是20年后的海宁!

admin7个月前 (09-26)浙江产业信息19

  原标题:官宣:这是20年后的海宁!

  《海宁市域总体规划(2016-2035)》

  通过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

  包括海宁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包括硖石街道、海洲街道、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马桥街道等四个街道,长安镇(高新区)、许村镇、盐官镇、周王庙镇、斜桥镇、袁花镇、丁桥镇、尖山新区(黄湾镇)等八个镇,市域总面积约865.8平方千米。

  包括硖石街道、海洲街道、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马桥街道,总面积约151平方千米。

  充分发挥“世界潮都”和“国际皮城”的区域品牌影响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融杭接沪等战略,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竞争优势,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均衡高效,打造国际化品质型中等城市。

  长三角国际化时尚科创新城与文化旅游名城、杭州湾拥湾产业高地、深度融杭的品质新城。

  国际潮城、品质之都、文化名城、创新智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化时尚特色城市与都市区创新核心城市。

  ◆ 人口规模:海宁市域常住人口2020年为130万人,2035年为180万人。

  ◆ 用地规模:2020年市域城乡建设用地为200.7k㎡。2035年市域城乡建设用地为242.4k㎡。

  ◆ 城镇开发边界:按照中心城区、其他城镇、新城、小城市、特色产业区、重要港区、大型市政设施等功能板块进行细分,共约404.7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6.7%。

  △ 市域城镇职能体系规划图(点击查看大图)

  呼应杭州都市区总体建设目标与战略,结合杭州发展要求,实现与杭州在创新高端要素、城市战略空间、都市区通勤网络、美丽经济一体发展四大方面的联动,实现深度融杭。

  利用嘉兴创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和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契机,大力推进政策、平台、产业、交通、要素、民生等方面与上海的对接行动,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接轨上海新格局。

  根据区位差异及资源禀赋,将海宁市域分为西部板块、东部板块和中部通廊三部分,三大板块之间在定位和功能布局上实现差异化的发展。

  利用海宁江、湖、河、海、田、林、山等自然生态要素齐备的优势,保护生态环境格局,控制城市增长边界,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增强市域三大产业平台承载力。加强园区生活配套以及与城区及镇区功能联系,实现产城融合。

  加速产业协作的引擎,不断加大上海产业招引力度,主动承接上海高端制造企业的扩产项目和产业转移。推进要素资源集聚,加快从上海引入各类金融机构,形成金融业集聚和带动效应。完善产业导向,提高产业配套水平,形成区域性行业聚集优势。

  深化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作,将其打造成为承接上海高端制造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和接轨上海的桥头堡。

  规划沪乍杭铁路、杭州—海宁城际铁路。预留杭海城际连接上海通道。

  加强海宁连杭经济区、长安高新区与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江东新城的产业协作。打造杭州湾北部产业创新高地。

  强化长安、许村临杭边界地区空间开发,整合长安、许村和高铁西站片区,打造杭海新城,积极融入杭州都市区整体发展。

  加强与杭州的交通联系,规划沪乍杭铁路、杭绍台二期铁路、杭州—海宁城际铁路。加强杭海新城与杭州的交通通道对接。

  加强与嘉兴、桐乡交通联系通道的建设与协调。

  加强海宁经济开发区西侧与桐乡临界处的协调开发。加强尖山新区东侧与海盐南北湖的协调开发。

  规划乌镇至盐官城际轨道线,打通嘉兴古镇旅游线路。

  全市划分3类生态功能区:自然生态空间功能区、农业生态功能区、城镇生态功能区。

  ◆ 保障生态本底,主要承担生态服务和生态系统维护功能的地域。主要包括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公园、自然山体、旅游度假区、江海域、生态廊道等,面积209.95平方公里。

  ◆ 对该空间要逐步转移超载人口,禁止有城镇功能的用地开发以及一切有损生态的工程和建设项目,控制生态空间的平均人口容量。

  ◆ 加强生态空间保护修护,禁止新建、改扩建二三类工业,蕞大限度保护自然环境。

  ◆ 保障粮食安全,主要承担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地域。主要包括永久基本农田、特色农业园区、农村居民点以及其他耕地等,面积251.16平方公里。

  ◆ 对该空间应进一步优化村镇布局,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强化农地保护,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适当发展城郊农业、都市农业、特色农业。

  ◆ 包括市域内主要城镇发展地区,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其他城镇、新城、小城市、特色产业区、重要港区、大型市政设施等,面积404.70平方公里。

  ◆ 加强城市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合理配置公共绿地,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形成“一核、三廊、三轴、四组群”的全域城镇空间结构。

  市域时尚经济集聚核,依托市域行政中心、商贸中心、科创中心,共同打造具有海宁地方特色的时尚经济集聚核。

  依托杭海城际轨道打造的城镇综合服务走廊;依托01省道沿线乡镇产业集聚打造的田园乡镇发展走廊;依托百里钱塘打造的沿江特色发展走廊。

  依托人民路-长安路沿线功能集聚打造的连杭经济融合发展轴;依托海宁大道打造的现代服务业集聚轴;依托硖尖公路打造的创新创业集聚轴。

  依托中心城区和斜桥、丁桥打造的核心组群;依托长安、许村打造的临杭组群;依托尖山(黄湾)、袁花打造的尖山-袁花组群;依托盐官、周王庙打造的田园古镇组群。

  △ 市域城乡空间规划结构图(点击查看大图)

  规划形成“一主、两副、一区、四特”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

  即长安-许村(杭海新城)和尖山新区(黄湾镇)

  即袁花镇、丁桥镇、斜桥镇和周王庙镇

  市域城镇职能分为四类,包括:3座综合型城镇,1座工贸型城镇,1座旅游型城镇,1座生态、旅游型城镇,2座工贸、生态、旅游型城镇。

  △ 市域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分区图(点击查看大图)

  构建“对外交通快速、对内交通畅通、内外衔接顺畅,节点功能突出”的海宁综合交通运输主骨架,形成“603015”交通圈,即60分钟可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抵达杭州、上海等周边主要城市,30分钟可达嘉兴及市内各镇,15分钟可达市域核心枢纽。

  △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点击查看大图)

  打造“一主两副三节点”的综合客运枢纽系统。货运站场布局总体方案为“两主两副”。

  规划形成“两横三纵”的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形成“一环三横十纵十三连”干线公路网。

  杭州绕城高速东线、苏绍高速、嘉绍高速

  湖嘉杭城际、萧山机场北线号线、海宁北站至尖山市域轨道

  加快鹃湖区块建设,打造国际化创业创新中心。

  建成环城河道滨河绿化长廊,推动马桥街道做精做美、融入城区。

  以皮革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加快皮革城区块功能更新与改造,建设城西公共空间,与斜桥“联而不连”。

  完善城北城市配套功能,加快路网建设,优化经济开发区建设规模。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强化皮革城、环鹃湖区块、硖石景城融合区建设,构筑时尚经济核心三角。

  △ 中心城区远期用地规划图(点击查看大图)

  中心城区形成“双核双十字轴、一环五片一组团”的城市发展结构。

  即行政文化商务核、鹃湖国际创新核。

  即两条城市发展轴线和两条滨水生态轴线构筑双十字的总体形态。

  ◆ 两条城市发展轴线——海洲路综合服务轴、海宁大道产业提升轴;

  ◆ 两条滨水生态轴线——洛塘河-长山河生态轴、长水塘-麻泾港生态轴。

  即城北高铁新区片、开发区片、老城片(硖石景区)、城市新区片、鹃湖国际科技城片。

  根据空间和用地功能组织,将中心城区划分为五片一组团,分别为:城北高铁新区片、开发区片、老城片(硖石景区)、城市新区片、鹃湖国际科技城片和现代经编产业组团。

  围绕海宁北站建设中心城区北侧高铁新城,发挥高铁站产业集聚优势,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开发区产城融合。

  进一步强化开发区皮革制品产业在国内的龙头地位,打造世界皮革之都。加快以袜业为主的纺织企业的集聚发展,发挥集群优势,提高产品档次,强化行业品牌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发展生活居住、商贸金融等服务业,完善开发区配套功能。

  由传统商业中心、东西山景区、干河街、南关厢、横头街历史街区组合而成,保护“两山夹一水”的空间布局,结合城市有机更新,活化老街区,主要包括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文艺消费、商业零售于一体,形成潮城记忆漫游的良好空间载体。整体统筹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差异定制主题。

  围绕皮革城产业链上游的品牌培育、产品设计等环节,统领市域块状经济的提升发展,打造面向区域的乐活消费中心及旅游吸引点。落实城际轨道站场周边用地,强调城市功能综合化,推动皮革城的产业延伸,增加城市高端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满足高收入、高素质人群的消费需求,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公共服务。

  以鹃湖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联合浙大国际学院科研院所及研究机构,打造鹃湖国际科技城。主要发展面向区域块状经济转型的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培育的技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服务产业创新的金融产业聚集地,并作为海宁参与区域产业创新的竞争核心功能区,成为人才引进和科技发展的新高地。

  扩容经编园区,推进园区跨行政区域统一发展,延长产业链,培育大产业,不但做特,还做大经编产业,提升经编园区的平台能级和竞争力。

  △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图(点击查看大图)

  城市绿地系统分成大型生态区块、公园绿地、绿色廊道三大类,形成“一环二心,五廊道”的绿地系统结构。

  通过城市绿环串联主要生态廊道和节点,以提升海宁城市生活品质,全力打造健康美丽“大景区”。

  其一是绿化主核心,指包括海宁老城区东山公园、西山公园在内的大型城市综合公园。其二是绿化副核心,指位于城区东南的鹃湖公园。

  即由中心向外发散的五条放射状绿化景观廊道,五条廊道均是依托河道而形成。

  分别为:长山河(西段)景观廊道、长水塘景观廊道,南部的麻泾港景观廊道、洛塘河景观廊道、长山河(东段)景观廊道。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点击查看大图)

  结合城市用地空间布局、城市景观及生态的需要,对河道水系进行梳理。形成“一环四脉”的水系结构。

  构建与城市用地布局相协调,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多方式顺畅衔接、运行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

  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构成,其中快速路和主干路构成骨架路网,次干路及支路组成一般路网。构建“三横两纵”快速路网系统、“十横六纵”的框架路网主干路网。

  构建促进慢行交通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为居民提供连续的、安全的慢行交通通道,建议扩大城区地区内慢行街区范围。

  △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点击查看大图)

  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通过现代城市设计,创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城市形象。形成“秀美二廊、现代二轴、品质一环,九大标志,十一片风貌区”的城市总体风貌格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海宁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海宁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5月23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邱爱军一行,在嘉兴市发改委、海宁市发改局的陪同下赴海宁市长安镇(高新区)考察调研海宁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推进情况。   邱爱军副主任一行实地调研了位于长安镇(高新区)的奥特莱斯、巨星工具、国际花卉城...

嘉兴优秀园区推送系列之三:海宁经济开发区

嘉兴优秀园区推送系列之三:海宁经济开发区

  原标题:嘉兴优秀园区推送系列之三:海宁经济开发区   想必对于蕞近的工商业分布式发电,大家都非常感兴趣,接下来小编会为大家每天推送一篇工业园区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点收藏哦!   海宁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7年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6年3月经国家审核通过。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是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对开发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统一管...

揭开星星港湾5年难涨的成因

揭开星星港湾5年难涨的成因

  跳起舞来那真叫一个才艺在线日和你遇见城西   ·该不该买房?在哪里买房?这份报告也许真会帮到你   ·杭州二手房成交量跌回三年前 这个区域现在蕞难卖   ·杭州消费贷全面收紧 大部分银行暂停“房抵贷”   ·消费贷、抵押贷还能不能买房炒股? 杭州大多数银行行不通   ·房抵贷业务需求旺盛 网贷...

杭城东扩脚步加快海宁等连杭经济区有了规划

杭城东扩脚步加快海宁等连杭经济区有了规划

  A - B - C - D - E   F - G - H - I - J   K - L - M - N - P   Q - R - S - T - W   杭城东扩脚步加快 海宁等连杭经济区有了规划   2008-10-31 09:17:49   去年4月,海宁长安镇、许...

浙江省嘉兴海宁经济开发区

浙江省嘉兴海宁经济开发区

  位于海宁市区北部,与市区零距离接壤,地。开发区于1992年8月成立,1997年12月被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0年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9年12月,开发区与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作建立了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成为浙沪两地首 个国 家级开发区合作项目。2016年,开发区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长江经济带国 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经过25年的发展建设,海宁经济开发区投...

海宁经开区:产业“芯”“光”熠熠耀动数字未来

海宁经开区:产业“芯”“光”熠熠耀动数字未来

  数字经济已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打造“数字浙江”是“八人战略”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数宇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是浙江省委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数潮澎湃里,听海宁经济开发区产业拔节之音:2022年,海宁经开区实现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649.79亿元,同比增长30.2%。作为经济发展主平台,这场未来之争,海宁经开区如何迎战?以泛半导体、光伏新能源产业...

海宁融入杭州都市圈:抢占风口打造城际新兴增长极

海宁融入杭州都市圈:抢占风口打造城际新兴增长极

  海宁融入杭州都市圈:抢占风口 打造城际新兴增长极   2017-01-21 11:39:16 来源: 嘉兴日报作者:记者 应丽斋 戴纯青 海宁市委报道组 李迪刚 沈 鑫   从钱塘江入海口的黄金水道北望,余杭临平与海宁许村、杭州下沙与海宁长安连为一体,杭州都市圈延展出数百平方公里的“金翼”地带。   当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