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L19
姜山镇是青岛市10大经济功能区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以产业头部名的优势入选山东省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是青岛市唯一一个入选山东省县域次中心试点名单的建制镇,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小镇和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今年以来,姜山镇在毫不动摇发展工业经济、推动项目招引建设的同时,紧扣莱西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聚焦打造休闲旅游首选地和要素市场集聚中心的发展定位,加快文旅产业发展。
青岛莱西“唤醒星河”音乐节在姜山湿地成功举办,吸引观众2万余人;“清凉一夏小龙虾美食节”活动在姜山镇振兴街火热举行,吸引游客2万余人,拉动消费50余万元;小龙虾开捕仪式在湿地隆重上演,仅头网虾便拍出16.8万元的高价……各色节日在莱西市姜山镇轮番上演,碰撞出火热的夏日激情。今年以来姜山镇累计举办各类特色节庆活动十余次,累计吸引观众二十余万人次来到姜山打卡留念,姜山镇成功打造出“绿野仙踪姜山如画”特色文旅品牌,奏响了文旅大发展的新乐章。
作为这样一个以工业为主的重镇是如何在全域文旅上先行先试,打造亮点,趟出了一条全域文旅的姜山路径?
传说中秦始皇东渡求仙留下的黄土台、李世民赐名的保驾山、永乐年间的黑檀古树、乾隆间的姜山二衙、胶东农村头部个党支部纪念馆等多处文化古迹承载着姜山镇千百年的文化底蕴。总面积2万亩,蓄水面积5000亩,作为胶东半岛蕞大的内陆淡水湿地的姜山湿地,吸引着282种植物、447种动物在此繁衍生息。其中,国家级珍稀植物7种,白天鹅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20余种,充分展示了姜山镇优美的自然风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对丰富的文旅资源,姜山镇坚持发挥生态、文化优势,深入探索整合优势文旅资源,分类提升,与一系列大型活动相结合,打造精品农文旅路线,构成了姜山文旅名品牌的“底气”,持续擦亮“多彩姜山”名片,切实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文旅产业发展新引擎。
面对丰富的文旅资源,如何将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成为摆在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必选题,也是必答题。今年以来,在莱西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姜山镇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在打造文旅产业项目上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和实践。总结探索出以文旅资源为依托,以强村共富公司为平台,以特色节庆日为带动,以特色产业链发展为核心的文旅产业发展模式。
因地制宜地整合保驾山红色教育基地、姜山湿地、三都河古村落等资源,充分发挥红色保驾山教育基地资源优势,推动建设的保驾山红色文旅共富示范园初具规模,共富工坊建成投产;完成红色教育基地展馆重修,开发口袋公园7个,打造垂钓园1处,整备一分田100亩,利用田间道路打造骑行道,利用闲置土地打造儿童乐园等游乐项目,文旅综合体的成效凸显。保驾山文旅综合体以胶东农村头部党支部为品牌,年接待客流量达到1万余人。利用姜山湿地水域特点“激活水的文章”,引入小龙虾、大闸蟹养殖批发项目,开发小龙虾预制菜、伴手礼,举办相关节庆活动;积极与深圳卡卡文旅科技产业基地有限公司探索合作共同推动文旅项目的发展。
良好的环境就是蕞好的文旅保障。姜山镇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注重相关配套工作开展,持续攻坚人居环境整治,建立了“1+5”工作体系,全镇94个自然村人居环境考核全部达到80分以上;持续推进违建治理,累计拆除违法建筑712户,4.3万余平方米,宜居水平持续提升。
“人居环境不仅关系到我们姜山人自己的生活,还关系到外来游客对我们的评价,人居环境工作干的好,来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我们经济会越来越好,我们一定用蕞大的努力保障姜山人居环境。”环卫办副主任李磊说。
与此同时,围绕基础设施配套,姜山镇高标准编制镇驻地城镇风貌改造提升规划方案,开展振兴街、御史坊等特色街区打造,振兴街成功开街,开街首日便吸引游客近万人次。对镇域绿化及亮化、雨污分流、电缆下地进行改造,沿途新建景观节点36处,绿化30000平方米;加快两个基础设施专项债项目推进,河道、管网等整治成效明显。持续加快高品质生活载体打造力度,总投资约1.1亿元、占地面积约176亩的姜山新城公园完工,姜山居民又多了一处休闲娱乐“打卡圣地”;科技职业学院、海都学院主体完工,姜山湖人才小镇加快建设,新城时代、锦绣姜山项目主体建设完成,城市服务功能全面优化,入选“山东省县域次中心试点”建制镇名单。
持续完善的配套为文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发展环境,优美的环境、舒适的氛围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姜山,促进了姜山镇文旅产业的持续发展。
推动文旅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平台带动,姜山镇借助在全省成立首家强村共富公司的契机,充分发挥组织力+市场力的优势,全力推动文旅产业链贯通延伸。
依托强村共富公司的平台,成功打造了“绿野仙踪姜山如画”特色文旅品牌,成功盘活湿地文旅资源,着力发展“小龙虾+文旅”的发展新业态。由保驾山新村强村共富公司与姜山新村强村共富公司合资成立青岛莱西市姜山合盛水产有限公司,引入淮安龙河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小龙虾、大闸蟹养殖项目,利用姜山湿地水域进行生态养殖,同时建立胶东半岛小龙虾、大闸蟹销售批发市场,创建小龙虾、大闸蟹本土知名品牌,打造姜山地理标识;开发预制菜、伴手礼,并围绕大闸蟹、小龙虾举办相关节庆活动,借助小龙虾、大闸蟹产业带动姜山镇文旅业与三产服务业,进一步推动姜山镇产业快速发展。今年六月份举办了小龙虾捕捞仪式,仅头网虾便拍出了16.8万元高价,预计此项产业可为共富公司增收200万元,带动集体收入一百余万元。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强村共富公司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强化以节造势,开办了小龙虾美食节、品鉴会等创新节庆活动,累计接待游客二十余万人。同时,整合姜山湿地、保驾山红色教育基地、北京汽车制造厂博物馆、莱河大自然农场等优质资源,推出一条精品旅游路线,文旅附加值持续提升。
“我们将根据游客的实际需求调整我们强村共富公司推出的旅游路线。一方面想方设法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让游客玩得开心,玩得快乐;另一方面也通过旅游路线来打响我们姜山的品牌,实现乡村振兴。”保驾山共富公司总经理王群说。
文旅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的产业链,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姜山镇产业资源丰富,全镇15万亩基本农田全部打造为高标准农田,张家庄西瓜、赵旺庄甜瓜、蓝莓、南瓜等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产业发展强劲,镇域内拥有以投资超百亿元的北京汽车制造厂为代表的200多家内外资企业。其中,规上企业84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6家、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86家。姜山镇将文旅产业作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贯通的有力抓手,着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农业上,充分利用联合国亚太地区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成果分享国际会议契机推出循环农业观光,利用莱河大自然农场、大河头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出农业沉浸式体验旅游;工业上,深度挖掘北京汽车制造厂展览馆资源,让游客观赏馆藏整车、车辆模型、零部件、模具器具、设计图纸、文件、书籍等500余件具有历史意义的馆藏品,学习了解北京汽车制造厂70年发展历史进程;服务上,全力以赴推进振兴街等产业载体建设,加快多元化的文体娱乐项目发展,全力以赴提升服务业水平。
展望未来,姜山镇将把力量凝聚到深入推进文旅产业布局高端化、文旅项目品质化、生态资源资产化上来,全面推动姜山文旅产业实现跨越式新发展,为打造胶东半岛中心区域经济隆起带贡献“姜山文旅”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