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杭州湾筑梦信息港|信息港6周年成果展
原标题:创新杭州湾 筑梦信息港|信息港6周年成果展
六年前的今天,信息港从一片荒芜之地拔地而起,在见证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萧山创新经济的“代言人”,交出了一份“十三五”精彩答卷。
六年时光荏苒,我们跨过山和大海扎根在这片福地,组成无限可能。感恩创业创新路上的一路奔跑,今日起,信息港将推出系列专题“创新杭州湾 筑梦信息港”栏目,与您分享信息港的一路闪光,共同见证我们由0到1的开创,由平地迈向高楼的突破。
今日推出头部篇——信息港小镇的成长
去年9月,信息港小镇财政税收突破20亿元大关,单年度税收从10亿元到20亿元仅用了1年时间;而再早之前,从1亿元到10亿元,信息港用了3年。“信息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远超我们的预期。”所属辖区开发区领导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六年时间,信息港变得更强了。完成注册企业1967家,先后引进和培育5家独角兽企业,15家上市企业,62家估值达1亿元以上的企业,8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走出了微医集团、歌礼、科大讯飞、华澜微电子等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以总部经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事实上,信息港成立之初,被称为是“杭州软件新城首个产业集聚平台”,彼时“互联网+”风头正盛,作为先行先试代表,信息港大胆招引初创企业,“互联网+”思维逐步向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新消费等产业渗透。随着信息经济迈向数字经济,信息港的产业内涵更为丰富,特色更为鲜明,成为了萧山发展创新经济的“风水宝地”。去年9月,信息港正式命名为浙江省特色小镇,成为萧山唯一。
小镇变强了,也变得更大了。2020年,信息港小镇从“杭州湾信息港”核心区,不断向周边蔓延,新增创新空间达53万平方米:五期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六期杭州湾数字健康创新谷南区块开园半年多时间已引进34个数字健康产业优质项目,八期湾区数字公园空间去化率达95%,已成为萧山存量升级的标杆......在3.04平方公里小镇范围内,一幢幢现代楼宇高高矗立,创新力量正在崛起。
当然,对于身处小镇创业者来说,这六年间蕞大感受是,是更“近”了。17条公交线路穿镇而过,微公交、微巴士地铁接驳频繁往来,杭州地铁7号线杭州湾信息港站(明星路站)直通萧山机场……在所有从萧山周边涌来的年轻创客心中,不管是时空距离还是心理距离,小镇正变得越来越近。
六年,信息港小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也有“不变”的,那就是专业化、精细化、国际化“三化服务”理念,始终作为小镇发展的坚强支撑,为产业、人才的创新发展赋能。
“打造蕞优创新生态,让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这是信息港的“店小二”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六年时间,信息港创建创新服务大厅,让办事“足不出镇”;推出“e港招才”“e港交友”“创新杭州湾”等品牌活动,提升创业平台;加速推进文体中心、公园、中学、幼儿园、医院建设,提升生活品质;积极招引星巴克、新华书店、网易严选、健身房、银行等生活设施,满足基层生活需求。
春有樱花、秋落银杏,在园区小径深入,还有一排院士林,在信息港,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创业即是安家”。“坚守一颗发展的初心,我们将继续以‘店小二’身份,做实产业、做深服务、做优配套,为萧山创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信息港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转载自 萧山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