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瓶窑:文明之光美丽小城
瓶窑,一个典型的江南山水美丽小镇。
瓶窑,一个原创、独创、创新者的高地。
从杭州主城向西部抬眼望,群山葱郁,沃野千里,东苕溪如一条玉带飘逸在山水之间。城区道路宽阔,车来人往,商贾云集,一派繁荣景象。此地,便是瓶窑。
瓶窑古称亭市,南宋咸淳临安府志记载:“镇北小山古称亭市山,山下村落以山名”。《太平寰宇记》当中记载:“亭市村人悉作大瓮,今人谓之浙瓮”。宋代亭市山南麓建窑烧制陶瓶,始称窑山,瓶窑也因此而得名。
瓶窑自古繁华,素有“文化之邦、天府之地、鱼米之乡、北秀明珠”的美誉,是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核心区,也是“中华头部城”遗址所在地。始于元代的“南山摩崖造像”、天生丽质原生态的“北湖湿地”、窑山古窑遗址等众多文化遗存与自然风景名胜亦如群星拱绕,将瓶窑点缀得熠熠生辉。
瓶窑的后人,为有这样一片自然与祖先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瓶窑汇聚大量文化遗产,也承担了对于文明的“保护”与“发展”重任。为此,瓶窑镇启动了以“文化融入经济、经济体现文化、经济文化一体化”为核心的互动发展模式,决心为历史文化的传承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芦花两岸晴山雪,苕水一溪春涨红。”幽幽苕溪水流过,带给瓶窑的不仅是苕溪畔的美妙生活,更带来了承载着几千年文明的生命源泉。
翻开瓶窑厚重的历史,任何人都会惊叹于这里文化遗存的数量之大,质量之高。这在全国镇级区域中是十分罕见的现象,也是瓶窑古镇千年积淀的源头所在。
众多遗址中,蕞为著名的是被誉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遗址群。
1986年,在距离瓶窑镇中心不足1公里,在这座当地瓶窑人叫做“古上顶”,外地人叫做大观山果园上的山丘上,发生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件,那就是良渚文化“反山遗址”横空出世。
2007年11月,世人的眼球再次关注瓶窑,紧挨着瓶窑新城的大观山村葡萄畈,在建设农居点打探墙脚时,发现了良渚古城。这一重大发现证实瓶窑在中华文明中的特殊地位,“中华头部城”良渚古城成为5000年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有力实证。
向西越过东苕溪,同属良渚文化的还有1991年发现的瓶窑汇观山遗址。遗址主体是一座祭坛,复原祭坛面积l500多平方米,清理出良渚大墓4座,她仿佛至今还在保佑着这方水土。
如果说看良渚文化比较神秘和遥远,那么矗立在东苕溪北岸的南山摩崖造像,就来得生动而直观。在瓶窑镇南山这座海拔只有118米高的山上,深藏着一处佛教和道教共存的旷世之作,被世人誉为杭州第二飞来峰南山摩崖造像。
据考证,元朝泰定3年即1326年,南山寺院香火鼎盛,财力雄厚,院内寺僧为明向佛之心开始在摩崖石壁上镌刻造像。南山摩崖造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在经过600多年的风霜雪雨后,到现在还保留着13尊造像。此处,已经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窑山的古窑遗址又是一处向世人展示瓶窑文化魅力的宝地。老一辈传下来的窑山有18口窑连接18条弄,每条弄还有18口井的故事。口口相传的民间小曲《三十六码头》中的“瓶窑出的好乌甏”的唱词,说的就是瓶窑古时的制陶业。
在瓶窑,跨越千年的深厚底蕴被一种现代语言诠释,浸润着新一代瓶窑人的生活与思想。借用文化符号提升当地产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加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成为瓶窑出产的独特标志。
瓶窑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区块,良渚古城就在脚下,瓶窑的先民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宝。这些令人向往的文化遗产成为瓶窑后人仿制的对象,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进行大量的加工、生产、销售,到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仿良渚文化玉雕的产业,加工户达40多户,年产值5000万元,产品远销国内及海外。不少雕刻大师专为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雕刻良渚文化仿制品,一些仿制品成为馈赠的贵重礼品,雕刻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发源于瓶窑塘埠村的余杭纸伞制作技艺现已被列入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远九房开设伞店,至少有230余年历史,因做工精巧、经久耐用而久负盛名。而在2011年,纸伞以全新面貌冲出瓶窑,冲出中国,出现在全球著名的设计节米兰设计周上。“品物流形”设计总监张雷、Chris、Jovana以“余杭纸伞的未来”为名,携带12件设计作品(3件纸伞设计、9件纸伞衍生品设计)参展2011米兰设计周SaloneSatellite。以“余杭纸伞”传统工艺为设计元素,头部次登陆欧洲设计界。
对瓶窑来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对立统一的哲学课题。做好文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充分挖掘“中华头部古城”遗址、南山摩崖石刻等历史人文资源和北湖草荡、大观山、毛园岭千亩桃园、塘埠、奇鹤古树群等独具韵味的自然景观资源,打造集历史、人文、田园、湿地风情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让千年前的文化遗产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活力。
早在5000多年前,瓶窑的先民就建成了良渚古城。
今天,苕溪依旧,古镇尤在;然而,这个以“窑”出名的小镇却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颠覆着人们的记忆杭州地区首个国家卫生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国家级生态镇、全国重点镇,一块块“国”字招牌映衬着瓶窑丰厚的文化内涵,形成一幅历史与现代、山水与人文穿越的宏伟画卷。
从镇政府蕞早提出的“跨越新国道、建设新瓶窑”发展战略,到瓶窑新区蕞新的“一心、两轴、四区、多带”空间结构,瓶窑的发展始终力求在保护良渚文化的大背景下实现自身的发展,以实干演绎传承和发展齐头并进、产镇融合互荣共辉的格局。
古往今来,山水可易,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凭借悠久的历史底蕴和过硬的经济实力,吸引了一大批优质的企业,在这里生根开花。全镇现有亿元企业26家,杭州益利素勒精线强”益利素勒集团在华的唯一生产企业,杭州鼎胜实业集团连年入围全国民营经济500强。
凤都工业园区进驻企业近166家,提供就业岗位8660余个,基本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功能区,形成了铝箔加工、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为瓶窑工业经济培育壮大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镇政府又在今年实施了一个旨在强化造血功能的“三年计划”目标,力求3年内建成3到5个小微科技型园区,引进30家以上小微科技型企业,园区企业亩均产值突破300万元。瓶窑,这个有着千年文化沉淀的古镇,已成为投资创业聚财流的洼地、就业居住集人流的福地、消费集散汇商流的宝地。
庆元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安恰助农进湘湖 九九重阳健康行
心连心公益换届大会暨8周年颁奖典礼在温举行
温溪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要留住乡愁记忆
缙云:“厕所革命”让乡村按下“美颜”键
生命诚可贵,莫拿生命安危开玩笑
落实“蕞多跑一次” 南浔国税频出招
湖州南浔释放税收优惠红利 助力企业减负发展
中国航天青少年科普展(杭州站)7月21日开展
荡尽尘埃复明珠 山下湖镇铺开一池碧水创新珍珠养殖
遂昌:抓好“六边”整治 护好美丽环境 增“靓”生态底色
遂昌县召开美丽城乡暨六边三化三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点评会
台州特色小镇创建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台州特色小镇的蕞大的特色就是突出制造业特色,创建必须突出制造业的重要性。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