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姜山还不如买方桥一个是工业区永远的工业区一个是崭新的新城冉冉升起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买姜山还不如买方桥 一个是工业区永远的工业区 一个是崭新的新城 冉冉升起
海曙未来10多年综合交通设施会建设成什么样?有哪些交通出行便利化举措值得市民期待?日前,《海曙区综合交通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出炉, 规划定位海曙将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枢纽门户、卓越城区品质交通践行区、共同富裕生态交通样板区。落实交通十大举措,加快建设现代化空港、铁路枢纽,构建融合衔接的“五网”,形成“航空+铁路+公路+水路+公共交通”综合性实体联运系统,构建“10大系统”相融合、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区域连接通畅、片区支撑有力、生态品质优异、智慧创新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推进周边100平方公里区域综合开发
依托宁波西枢纽,高标准建设空铁新城,推进周边100平方公里区域综合开发和城市功能整体提升,打造宁波城市头部地标,形成海曙发展头部引擎。
栎社国际机场按照“东客西货、3条跑道、1个航站区、4座航站楼”的总体构型,分近远期建设,近期规划用地面积12.02平方公里,远期规划用地20.3平方公里。
近期2030年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25.3万架次,在现有跑道南侧新建一条南一跑道。
远期2052年满足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飞机起降48.3万架次,在南一跑道外侧再新建一条近距跑道。
铁路西站引入甬金铁路、甬舟铁路、通苏嘉甬高铁、甬台温高铁、杭甬客专,并建设8台16线规模的高速铁路车场, 衔接通苏嘉甬、甬台温高铁、甬舟铁路等。
远期至2050年增加的铁路线有甬金高铁、杭甬货运通道、杭甬城际等,预留建设8台17线规模的城际铁路车场,衔接沪甬城际、杭甬城际、甬金高铁等线路。
以空铁枢纽为依托,谋划空港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园区。建设与城市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匹配的仓储配送设施和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完善农产品物流和冷链物流设施,打造支撑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发展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以空港物流园区为依托,规划建设航空快递功能集聚区, 扩大航空运输业务规模,打造服务高附加值航空快件为特色的临空快递智慧综合体。
在横街和鄞州之间预留空港南货运枢纽用地,满足远景空港货运进一步发展需求。
加强公路客运站与机场、火车站的整合与高效衔接,推动外围市、县新建公路客运站与综合交通枢纽共建共享。
协调公路运输与铁路、航空之间的关系,通过交通资源共享,促进道路客运与不同运输方式间的顺畅衔接与快速转换。
鼓励客运站以商养站经营模式,促进客运场站有机融入城市功能。
探索结合多种业态,推动段塘客运中心站功能提升。打造形成1至2个客运场站混合开发经营样板。
适应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和城市发展需求,将杭甬高速 (绕城内部分) 改造为城市快速路,推进城西南北两侧用地融合发展;结合西枢纽开发建设,优化改造绕城高速西南段线型, 增加城西空铁新城城市开发建设腹地。
届时,海曙区将形成“一环两射”的3条高速及4个高速出入口。其中——
一环:即绕城高速(局部改线)绕城高速外移(宁波西枢纽影响段),由横街互通至鄞城大道经朝阳互通接回。
两射:杭甬高速将局部取消,甬金高速起点段将调整。
3条高速:绕城高速、杭甬高速、甬金高速。
4个高速出入口:大隐、横街、宁波西、洞桥。
城区“十一横十一纵”主干路网布局
根据海曙区“半山半城”格局以及东西区域路网发展不平衡等特点,结合规划快速路网,优化区域干线路网体系,形成城区“十一横十一纵”主干路网布局,山区“1+4+6” 干线 条四明山大环线 条特色风景环线 条山区对外联络线) ,实现海曙西部与海曙中心城区的衔接,强化海曙中心区对海曙西南部组团的辐射,支撑重点片区发展。
规划形成8条轨道线号线:在已有线位上通过西侧绕行规划跑道,连接宁波西枢纽南侧,实现枢纽南北方向串联。
6号线:规划宁波西站作为起点站,并设置快 速列车越行站,有效缩短西枢纽与市区组团通行时间;远期向南延伸至方桥片区,强化西枢纽与奉化方桥片区联系。
9号线号线线位, 将新线位接入宁波西枢纽,构建轨道交通南北向联系通道。
将宁波西枢纽与余慈市域线、宁象市域线快速串联,构建余姚、慈溪—西枢纽—象山快速通道。
构建轨道交通南北向联系通道,轨道交通12号线接入西枢纽,构建余姚、 慈溪—西枢纽—象山快速通道。轨道交通2号线号线越站运行,提升通行效率。
实现公交无缝对接机场、城市城际轨道和公交直通主要景区,推动海曙区实现城乡公交顺畅对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建立公交专用道车载违章抓拍监控系统, 实现通行公交专用道公交车辆100%覆盖。进一步优化调整现有跨市公交线路,按需新增调整跨市公交线路。完善城乡一体客运服务,推进城镇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
构建“一横一纵”的绿道主轴,其中一横为西塘河-中山路轴线,一纵为沿山绿道轴线。
以“十品打造、四款创新、六环带动、五营培育、五寻统领、一线整合”的方式创建海曙全域游步道总体布局。
:打造十大精品游步道,龙鹫登山游步道、惠明许家游步道、大嵩湾游步道、杖锡游步道、清修岭游步道、 晴江岸游步道、毛岙游步道、茅垟山游步道、中坡山游步道、 西塘河游步道。
创建四款人气游步道,横街朱敏村“村底游步道”、龙观上半山村“树顶游步道”、鄞江晴江岸村“竹筏漂流道”,章水崔岙村“踏水游步道”。
贯通六条片区游步环线,绿谷龙观环线、四明问秋环线、毛岙寻芝环线、竹海山居环线、水运古镇八字环线、运河印象大环线。
培育五大游步道服务基营,鄞江古镇大本营、 龙观龙峰村大本营、章水大本营、李家坑大本营、横街惠明村大本营,提升旅游休闲和公共服务功能。
统一五类主题游步道发展,按“四明寻彩” “甬城寻根”“红史寻踪”“运河寻味”“山野寻趣” 五个系列进行游步道主题归类,通过主题引领提升方向。
整合百公里海曙毅行线路。依托海曙游步道资源分布,通过范围建设游步道连接线,新城鄞江古镇-龙峰村-龙谷村-樟村-大雷村-竹丝岚村-童皎村-杜岙村-杖锡 村-李家坑村,长约百公里的“毅行海曙”徒步路线。
考虑在机场、铁路站、中长途客运站、地铁站等设置社会车辆“P+R”停车场等接驳停车场站。
全面对接“甬城泊车”系统, 在实现全区路内停车全覆盖基础上,逐步推进路外公共停车接入“甬城泊车”,逐步实现不停车收费;稳步推行在主要商圈、综合性医院的预约停车、 共享停车等举措, 全面推进智慧停车在海曙先行先导。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