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调研海宁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5月23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邱爱军一行,在嘉兴市发改委、海宁市发改局的陪同下赴海宁市长安镇(高新区)考察调研海宁融入杭州都市圈工作推进情况。
邱爱军副主任一行实地调研了位于长安镇(高新区)的奥特莱斯、巨星工具、国际花卉城等杭迁企业,听取了企业发展和融入杭州都市圈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邱主任肯定了海宁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工作成绩,并指出要加快推动都市圈城市间的协作,探索合作机制创新,促进产业合作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协同发展。
海宁是杭州都市圈重要节点县市,早在2001年,海宁就开启接轨杭州的序幕,积极推进融入杭州都市圈建设,全力打造“融杭标杆”。回顾海宁二十年“融杭”路,持之以恒,砥砺前行。
明确“东接上海,西连杭州”是海宁市对外开放的一项整体战略;启动与下沙3000亩土地合作开发。
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协议,推动高新区与下沙深度合作;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迁建工程奠基。
浙江省首条跨地区城乡公交-海宁盐仓至杭州下沙K(T)868路开通。
启动许村与临平相邻区域5.1平方公里临杭新区建设。
成立180平方公里的海宁连杭经济区。
连接临平的许村人民大道建成通车。
沪杭高铁开通运营;海宁西站投入使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搬迁至海宁。
海宁第三人民医院增挂“浙江省人民医院海宁分院”牌子。
成为杭州都市圈首个将公交线路与杭州地铁口接轨的县市;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安校区)开工。
嘉绍大桥通车,杭州湾上形成第二个跨海交通闭合圈;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签约落户。
创建为全省首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启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接轨杭州。
将“融杭接沪”确立为“十三五”发展战略;与原余杭区签订战略合作开发协议;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开始招生。
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开工;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校园全面启用;省妇保院全面托管海宁市妇保院。
提出“许村、长安一体化发展”,叫响“不是杭州、就在杭州”,打通高新区与下沙4条主干道,且使用相同路名。
与杭州市原钱塘新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杭海新区作为省重点功能平台被列入《浙江省大都市区建设行动计划》;浙大一院全面托管海宁市人民医院。
成功承办杭州都市圈第十一次市长联席会议,会上签署《杭州嘉兴城市轨道交通合作协议》、《海宁市余杭区和海宁市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杭州钱塘新区和海宁市关于过江通道和城际铁路合作协议》;杭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被写入《浙江省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
位于许村镇的杭海国际数字贸易新城项目列入国务院批复印发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
编 辑:周旖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