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立潮头乘风破浪促双碳再谱新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交出2022年高质量成绩单
时间记录前行的脚步,岁月镌刻奋斗的辉煌。刚刚过去的2022年,极为特殊,极不平凡。上海产权和要素市场以超乎寻常的努力,交出了一份极不寻常的答卷。在2023年的开篇之际,我们将对上海产权和要素市场过去一年进行全面回顾,并以系列报道的方式在上海联交所官微、官网逐一晒出成绩单,以期更好地谱写新篇章!
2022年,上海环交所全力保障全国碳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全年市场现货交易累计成交量5088.95万吨,成交额28.14亿元;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0亿吨,成交金额突破100亿元大关,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成绩单。
稳步推进市场基础建设,保障全国碳市场平稳运行
2022年,上海环交所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快速建立临时应急机制,有力保障全国碳市场的安全有序稳定运行,确保全国碳交易各项服务不断不乱,获得了生态环境部的来信表扬。同时,做好市场建设基础工作,研究和提交市场建设方案和政策建议,为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咨询;进一步开展碳市场能力建设和培训服务,全年共在上海、河北、河南等地的18个城市开展培训70余场,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碳市场参与能力。
推动上海碳市场实现增长,碳普惠建设取得突破
2022年,上海环交所保障上海试点碳市场的平稳运行,实现上海试点碳市场的连续9年100%清缴履约,实现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年度成交量及历年累计成交量保持区域试点市场排名头部。全年上海碳市场现货交易累计成交量855.15万吨,成交额为3.61亿元,其中,上海碳配额累计成交量同比增长173.97%,成交额同比增长274.7%。此外,在上海环交所的协助下,上海碳普惠体系顶层方案设计正式发布,完成碳普惠平台开发准备及3个方法学设计;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建立协同创新合作,支撑浙江省乐清市、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等基本完成区域碳普惠体系建设。
碳金融创新喜结硕果,气候投融资试点落地
2022年,上海环交所携手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指数公司,联合发布“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由国内8家头部公募基金公司推出的首批“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ETF”发行上市,成为碳交易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合作创新的成功范例;支持上海浦东新区和福建省三明市成功申报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顺利推动国家试点落地上海。此外,上海环交所还发布了全国首个碳资信标准《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为传统信用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补充;继续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相应产品,与保险公司合作落地全国首单草原碳汇遥感指数保险和全国首笔温室气体控排企业碳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
碳管理体系应用加快,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2022年,上海环交所加快推动碳管理体系的推广应用,扩大体系覆盖范围,分别与宜兴、台州、常州、徐州等地方政府建立合作,推动常州市建成国内首个碳管理体系研究院,启动宜兴市百家企业贯标工作,对首批6家企业的贯标项目完成复核评审;同时,稳步推进完善体系建设工作,制定并正式发布碳管理体系《评定工作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聘请国内顶级专家组建专家委员会和评定工作委员会,为碳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成功举办碳交易大会,不断提升机构影响力
在全国碳市场交易上线启动一周年之际,上海环交所成功举办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向国际国内社会充分展示了全国碳市场上线启动一年以来的成绩与发展状况,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关注。
岁月不居,浪潮浩荡。2023年,上海环交所将按照二十大报告中“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同志到上海环交所实地视察调研时的指示精神,抓住战略机遇,把基础工作做扎实,把标准体系完善好,把专业服务机构培育好,更好地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稳步实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