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链长制”结新果】浙里春风劲浙江“链长制”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1年11月以来,浙江省商务厅组织了一场特殊考试——考“链长”问“链主”,70多名行业专家作为“主考官”,73个开发区的80条产业链分别参加了泛半导体、生物医药、炼化一体化、新材料、现代纺织、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8个产业专场。为期一个多月的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评审会,对全省部分产业链进行全方位“体检”。
1月12日,浙江省商务厅公布浙江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评审结果。其中,7家开发区8条产业链列入“链长制”优秀示范单位,10家开发区10条产业链列入“链长制”特色示范试点单位;42家开发区43条产业链列入“链长制”试点单位;另有6家开发区6条产业链列入“链长制”绿色低碳试点单位,6对结对帮扶的开发区列入“双链长制”试点单位。
央广网杭州2月20日消息(记者 俞安懿 见习记者 尚天宇)考“链长”问“链主”,2月17日,央广网就“链长制”评审会相关问题采访了浙江省商务厅开发区处处长杨威。杨威介绍,实施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政策到现在已经两年了,“链长制”评审主要是为了核验开发区产业升级、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具体成效,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升“链长制”工作机制的覆盖面。
浙江省商务厅开发区处处长杨威(央广网见习记者 尚天宇 摄)
杨威告诉央广网记者,在前段时间发布的《浙江省经济开发区2022年工作要点》中,头部项工作就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即浙江省开发区整体发展方案,开发区在新发展阶段的新使命新任务,比如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对接国际经贸规则以及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复制推广等,塑造“链长制”成为产业链招商品牌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要点》中提到,要推进浙江省开发区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全覆盖,同时推出一批产业链“链长制”优秀示范单位、“双链长制”试点单位、“链长制”特色示范试点单位、绿色低碳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单位。
为推动浙江山区26县区共同发展,《要点》还鼓励优秀示范单位引导优质产业项目落户山区26县开发区,因地制宜,结合地区优势,探索产业绿色发展体系和绿色招商模式,推进山区26县发展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产业。
第三期金融服务开发区主题沙龙(央广网见习记者 尚天宇 摄)
在项目落户、探索体系、绿色招商等方面,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在其中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2月18日,浙江开发区举行第三期金融服务开发区主题沙龙,省商务厅开发区处、浙江银保监局普惠处、省开发区研究会、部分开发区代表、金融机构代表等共聚一堂,就开发区目前在基金招商、产业招商、有机更新等方面的探索经验进行探讨。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会长钱水凤提到,各开发区需加强金融服务顶层设计,这与《要点》要求相契合。其中包括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支持产业发展,开发区对接推进设立产业基金,以及设立山区26县开发区与结对开发区共同设立共富基金。
下一步,央广网将实地走访杭州、衢州、丽水、南浔、淳安、平阳等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了解各个开发区的“一区一策”、先试先行等做法,探究浙江省经开区如何推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