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左溪:预流转机制加快土地流转 激活“沉睡”资产
“以前我的田每亩能打1000余斤水稻,养活了一家子,现在搬到县城,乡下的地都荒了,太可惜了。今年开始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经营,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把地重新用起来,太好了。”近日,庆元县左溪镇高枧湖村民柳荣栋坐在同心新村的新房子里,对前来介绍土地预流转机制的左溪镇市人大代表吴敏敞开心扉。
左溪镇是庆元县农业重镇,过去耕地大多是“一家一户小农生产”的状况,且村民手中的土地大小不一、数量不等,成为了当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绊脚石”。为此,左溪镇积极推进土地“预流转”工作,整合零碎土地资源流转到村集体,再由镇村统一招商引资,发展农业项目。
“左溪镇共有13个村,其中5个村整村搬迁。村民们搬至县城后,村里的土地都面临荒废,每户一两亩的零散土地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出租机会。通过土地预流转能高效集中化利用土地资源,特别是在引进项目时,能省去项目投资方与各家各户沟通、协商、确认、签约等繁杂手续,头部时间解决用地问题,做实项目前期,让‘项目等地’变‘地等项目’。”左溪镇镇长夏清平介绍。
近年来,左溪镇结合当地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如青竹村结合香榧生长慢、投产时间长的特点,通过以有产出后每年销售额的10%给农户当租金的方式完成租地。2021年着手开展土地预流转耕地1000余亩,有效地推进了“非粮化”、招商引资等工作。2022年更是把土地预流转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成立土地预流转专项推进小组,针对各村实际情况召开工作部署会,通过进村入户走访、村两委积极探讨、召开村民代表会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规划预流转地块、摸清地块总体情况,拟订土地预流转合同。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积极为百姓代言,要在百姓和政府之间架好连心桥,我不敢说自己是蕞优秀的人大代表,但我敢说,我一直在用心当好人大代表。”这是左溪镇市人大代表、同时也是高枧湖村党支部书记吴敏的履职心声。
为更好地问民情、听民声、访民意,吴敏充分发挥既是市代表又是村书记的“双重身份”,连日来,走村入巷。一方面,晓之以情,让农户明白,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搬迁至县城后所导致的农村土地荒废是非常可惜的,激发其不舍之情。另一方面,动之以理,从流转后的土地提产、产业提质、农民增收三个方面向农户普及政策知识。
通过前期的摸底调查,连日来,吴敏所在的高枧湖村陆续开展土地预流转合同签订,今年计划流转耕地320余亩,通过其与镇、村干部挨家挨户的宣传、动员,仅一周就签订119余户村民,预流转土地300余亩。
除了高枧湖村以外,左溪镇先后在岱根、左溪、青竹、永久、联坑、竹坪、黄先等村开展土地预流转合同签订,今年计划流转耕地1200余亩,由党员带头示范,联系领导、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合理分工,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动员,仅一周就签订300余户村民,预流转土地600余亩。
坚持以土地预流转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左溪镇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激发出乡村振兴活力。下一步,将在加大耕地预流转的同时,加快推进红星等村林地预流转工作,同时结合预流转地块建立项目库,制作招商手册,因地制宜谋划一批项目,招引一批项目,切实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