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平说丨重要的话浙江连说三年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新引进顶尖人才40名以上”。这句话,感觉有点耳熟。查阅历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发现2024年、2023年都有相似的提法,2024年的表述是“新遴选顶尖人才40名以上”,2023年是“新引进鲲鹏行动专家40名以上”。“鲲鹏行动”是浙江2019年开始实施的重磅人才工程,遴选的专家也都是各专业领域的顶尖翘楚。
连续三年提出引进、遴选顶尖人才40名以上,可见浙江对顶尖人才,对能扛起自主创新的顶尖人才渴求是多么的强烈。顶尖人才多多益善,为什么不是400名而是40名呢?很显然,这是需求与可能之间平衡的结果。
有科技自媒体分析:包括AI领域在内的许多顶尖人才身处海外,这是事实,不必讳言。但是,人才的成长有其内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二八定律”。就是说一个研发团队中,20%的人才扛起了绝大多数的研发任务,80%的人才只是起一点辅助和配合作用。神奇的是,这20%的顶尖人才很能“带团队”:如果这20%的人离开,留下的80%人才中,又会分化出20%的主攻手和80%的助攻者。
那么,这新分化出的20%的主攻手能不能成为我们所需要的“顶尖人才”呢?当然可以!原因就是当他们扛起重任时,优质的研发资源和重要的研发机会能激活其深藏的潜能,并在实践中迸发出全部的能量,从而跃升至“顶尖人才”。这就是著名的“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底层逻辑。杭州“六小龙”的创始人、研发者都是在创新实践中脱颖而出的,而支撑他们持续研发的另一个内因是耐心资本,它与研发者、经营团队组成了利益共同体。
而从0到1的故事里,少不了政策和政务、产业和资本、科创和高教等等配套。蕞近杭州“六小龙”故事里,媒体争相挖呀挖,挖出了2018年这个AI元年的风云际会,挖出了杭州官员在硅谷一地下室慧眼识才的戏剧情节,挖出了艺尚小镇为黑猴团队开小灶、留写字楼的伯乐故事,挖出了浙江大学与一众开发者的师承渊源。而这,不是个例。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111号
邮箱:span style=margin-left:10px; data-v-cbdff713=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线、 有害信息举报邮箱: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