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浙江财开科创中心:科技创新是“栽树工程”而我愿作一捧土
客户端 统筹 应芳娟 执笔 李凤姣 陈青霞 洪茵琪
市场竞争激烈、研发投入成本高、商业化落地阻力重重……对科创企业来说,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创业浪潮中“存活”下来。超70家企业做出了同一选择--入驻浙江财开科创中心(浙江数智引擎创新园)。
作为省财开公司独立投资开发的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园区为何如此受科技企业青睐?解码“培育之路”,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对于我们这种科创型小微企业来讲,园区举办的投融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平台,能接触到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可能性。”入驻企业杭州森林迈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恩维表示。
政策、资源、人才,面对中小企业的“起步难”,浙江财开对园区企业进行“强赋能”。运营3年来,园区累计举办各类高层次活动80余场,帮助企业“找人、找钱、找资源”,实现项目、金融、资本、产业和人才的供给流通。
与此同时,园区还建立了“微成小、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政策一直是在向好的方面发展,我们企业也一直在蓬勃发展。今年可能会进一步规划专精特新小巨人。”浙江凯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禹培表示,在园区的政策辅导和资源嫁接支持下,公司发展得步子迈得更大了。
“我们对园区的定位一开始就很明确,就是要打造成为一个高端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我们已经培育了11家国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省科小(浙江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2家专精特新企业。”省财开公司副总经理汪一兵表示,公司致力于打造一个“有产业定位、有专业运营、有金融投资、有创新平台、有公共服务”的五有标杆型的科创园区。
截至2023年12月底,园区引入E类及以上人才25人,入驻企业获得战略融资1.68亿元。2023年度园区企业产值10亿元以上,纳税额超过5000万元。园区还获得了余杭区第九批重点楼宇项目、杭州市市级标准化科技企业孵化器、浙江省第十批省级小微企业园等荣誉。
科技创新犹如“栽树工程”,要让一粒粒创新种子,成长为根深叶茂的“创新之树”,就得给足雨露、阳光和肥沃的土壤。
下一步,省财开公司及所属浙财资管将继续立足财金协同,通过资源对接、业务协同和服务赋能,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提供充足的阳光、丰沛的水分,带动科创企业共同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