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暨:“国际袜都”迎接数字蝶变
日前,《2019胡润全球袜业企业创新百强榜》发布,36家中国企业上榜,其中26家来自浙江诸暨市。这是胡润研究院头部次发布该榜单,同时也针对诸暨袜业区域品牌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估值达1100亿元。
历经40余年,从蕞初的仿制“洋袜”,到袜子产量占全国的65%、世界的35%,再到现在的袜艺小镇,诸暨不断赋予“国际袜都”新内涵。今年,诸暨实施了袜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越来越多的袜企正摒弃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在开发数据化、生产智能化、市场网络化等方面取得新发展。
“这是销售人员的数据,这是客服人员的报告,访客有多少、咨询有多少、投诉有多少,一清二楚。”在诸暨卡拉美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姗妮打开智能手机,指着实时更新的数据分析道。卡拉美拉每年开发800款至1000款袜子,每逢新品上线,公司都要进行测评,根据数据来进行爆款预测及后续生产排单。今年“双11”,卡拉美拉卖出了1200多万元的袜子,数字化改造让电商销量迎来新突破。
记者在诸暨天新针纺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看到,挡车工熊朝兰骑着电动车来回管理60台织袜机。“袜子生产的每一道工序都通过机联网上传服务器,我们可对原料、机台等运行状态进行追踪溯源。”公司总经理何朝阳介绍,这是诸暨投入使用的首个可追踪溯源的袜业智慧工厂,人工成本节省70%,产品损耗减少20%,产能却可提升20%至30%。
走进大唐袜业电子商务现代供应链产业园,流水线缓缓运转,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拣货、验货、打包。据了解,诸暨袜业每天有近60万单袜品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而智能化仓储和自动化分拣系统日处理快递近6万单,预计每单快递成本至少比以前下降10%,目前已有23家电商企业在此设置仓储。邮政大唐仓配业务项目部经理孙浩波说:“今年‘双11’,整个产业园揽收74万件快递,头部批揽件卡车11日凌晨就出发了。”
“数字化改造是袜业转型的必由之路。”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徐良平认为,要大力拥抱数字经济,全面提升袜业产业链,聚焦优链、延链、补链等重点,进一步补短板、拉长板,着力在装备自动化、生产智能化、管理信息化、市场网络化、数字产业化上下足功夫,以数字化引领袜业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 记者 黄平 通讯员 徐燕飞)
·浙江:袜子产业搭上数字化改造列车
·从“低小散”到“高精尖” 诸暨:小镇经济领跑转型升级
·河南职业教育改革观察:强化产教融合 助力脱贫攻坚
·横琴再推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产业园发展专项措施
·陕西自贸区西咸新区片区构建综合服务体系
·广安(深圳)产业园举办园企对接沙龙
·京沪高铁:开启高铁建设大发展时代
·“四好农村路”通城畅乡盘活资源
·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冲刺年度经济目标 地方部署四季度稳增长举措
·14个耕地和生态保护问题突出的地方被约谈
·补短板 优结构 稳增长 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
·快递业务量频创纪录 “进村”“下乡”开辟新...
·2023年国家级经开区外贸外资占全国比重均超24%
·新规出台,城市公交如何驶向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