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发展之“进”
■全媒体记者 姚雨婷 朱敏露 通讯员 吴瑛
本报讯 一流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金名片”,是吸引投资、促进发展的基础保障。今年以来,海盐持续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大好高项目相继落户,以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健向好。
今年5月8日,丹麦丹佛斯集团第二园区项目签约落户海盐望海街道,预计3年达产,年产值可达35亿元。海盐也成为丹佛斯集团在全球蕞重要的制造基地之一。为进一步推动丹佛斯集团旗下企业集聚,望海街道为企业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从原来规划用地68亩到在中心城区腾出200亩土地,为企业未来20年在海盐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从洽谈对接到签约后两个月,望海街道在外资项目推进上做到了全流程“保姆式”服务。日前,望海街道、丹佛斯集团、设计单位围绕项目的厂房建设和方案设计进行了三方会谈。第二天一早,望海街道就围绕前一天企业提出的14项诉求,召集招商、村建、自然资源等部门举行了一场联席会议。梳理出任务清单,责任明确到人,确保每一个细节落实到位。
“接下来,我们是倒排时间节点,推进项目的方案设计招标,土地挂牌的前期准备,计划是确保2024年一季度开工建设。”望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燕峰说。
据了解,2005年起,丹佛斯集团连续18年在海盐投下了9个项目,这正源于海盐不断提升的营商环境和全周期“保姆式”服务。在位于望海街道的丹佛斯动力系统(浙江)有限公司,一排排机械设备正高速运转。2013年,丹佛斯动力系统(浙江)有限公司落户海盐,10年来,海盐政府和属地街道在保驾护航企业发展的同时,对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配套环境等诉求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比如说周边环境问题,企业外面的公交车线路原先是没有的,我们提出来后,街道很快就把公交车引了过来,方便我们员工上下班。特别是近5年来,我们的人员流动率比以前低了很多。这确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愿意在海盐这边深耕发展。”丹佛斯动力系统(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建峰说。
近年来,海盐紧紧围绕重大产业发展和企业办事创业难题,在各镇(街道)组建招商和项目推进服务人才队伍,将服务延伸到基层,头部时间为企业、项目解难题。近日,在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的浙江釜菱电气有限公司新厂房内,该区(街道)招商人员正在向企业负责人了解新厂房搬迁情况。前段时间,针对釜菱电气因扩大产能亟需新厂房的问题,该区(街道)专题举行联审会,在对项目进行评估后,一致同意将位于启成科技园区的新厂房租赁给该公司。
“因为厂房的旁边,也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所以我们选择了这里,花了大概3个月时间把厂房清退出来,交付给企业使用。”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招商一局局长朱谷怀说。
“真的特别感谢,因为我们公司是以销售为向导,产能一定要跟得上市场需求,生产上一天都耽误不得,街道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浙江釜菱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慧说。
这幢高三层,占地1.5万平方米的新厂房,已是釜菱电气在海盐的“根据地”。2017年,釜菱电气落户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新经济产业园。当时厂房只有1300平方米,企业主要从事线束生产制造,产业结构单一,发展速度缓慢。为了帮助企业成长,县经信局等县级部门联同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招商部门、经发办、智汇湾工业社区等,帮助该公司寻找合适的本地配套供应企业,助力公司向系统集成生产制造转型。
目前,釜菱电气已成为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机器人运动控制器及机器人周边核心部件的企业,产值从2017年的几百万元发展到2022年的1亿元。2023年,企业将借助新厂房开足马力生产,向2亿元产值目标冲刺。
今年,海盐发布了《海盐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制定五大领域30条举措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数据显示,今年1到5月,海盐新引进招大引强项目16个,超额完成年度下达的目标任务;新设外资企业12家,合同利用外资5.97亿美元,同比增长124.44%。实际利用外资2.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54%,完成率全市头部;完成内资新增工业用地备案投资额90.17亿元,完成率和规模总量均在全市前列。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企业所需,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数智赋能,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服务的有效性,全面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努力对标一流,进一步提升海盐的营商环境。”海盐县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副主任许进虎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