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经济开发区:向新无界向海图强
温岭经济开发区位于温岭市东部沿海,长三角经济区南翼,属省级经济开发区,先后获评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样板、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浙江省制造四星级园区等,入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名单,落户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华中数控(温岭)研究院。规划总面积79.82平方公里,集聚规上企业312家,其中上市企业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3家,2023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05亿元。
全境10分钟上高速,并全面迎来轨道交通时代,至杭州1.5小时速达,至上海缩短至2小时,可实现长三角重要城市3小时通达。
浙江四大机场两小时交通圈,20分钟抵达台州机场,1小时抵达温州龙湾机场,1.5小时抵达宁波机场。
“一港三区”万吨级现代智慧码头正在加速建设中,港口城市海陆物流枢纽优势逐渐显现。龙门港作为温岭的中心港口,与宁波港直航,开启国际直通业务,未来实现船舶吞吐量达3.5-5万吨级。礁山港作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船舶吞吐1.5万吨级。未来白岩山作业区,2座2万吨级码头将打造温岭蕞大海陆物流枢;横门山作业区10万标箱集装箱吞吐量;龙胆屿作业区5000吨级散货通用码头,项目提速建设中。
打造全省一流临港产业带、台州市“精密制造城、未来汽车城”产业主平台和温岭市“两城两湖”经济发展主阵地,并积极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精准聚焦“海、陆、机、光、泵、鱼”六大产业链,通过三年实现经开区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
海(风光电储能产业),拥有上海电气、纬景储能、龙源电力、晟泰新能源、天发新能源、倍福新能源等龙头企业,探索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开工建设投资百亿的海上风电项目和投资10亿元的松门渔光互补项目(二期),积极打造现代化海洋经济产业集群,到2027年实现产值超75亿元。
陆(汽摩配产业),拥有钱江摩托、中马传动、明华齿轮、瑞格机电、风驰机械、巨跃齿轮等龙头企业,发挥钱江摩托行业领军者作用,主攻新能源汽摩配供应,争取市场占有率冲上全国前三,到2027年实现产值超175亿元。
机(高端机床装备产业),拥有华中数控、东部数控、北平机床、上优刀具、甬岭数控、深澳机床等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省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创新中心作用,联动华中数控研究院,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培养一批产业高端技术人才,引育一批专精特新和单打冠军企业,推动机床装备进军全国头部梯队,到2027年实现产值超150亿元。
光(激光电子信息产业),拥有热刺激光、天弘激光、汉马激光、同合激光、迪珀赛乐、魔研电子等龙头企业,以热刺激光、天弘激光为引领,尽快形成规模效应,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浙东光谷”,到2027年实现产值超125亿元。
泵(泵与电机产业),拥有利欧股份、东音股份、新界泵业、泰福泵业等龙头企业,抓牢温岭泵与电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品牌优势,推动泵与电机整个产业链优化升级、提质增效,到2027年实现产值超400亿元。
鱼(现代船舶、水产加工产业),拥有海之味、天和、金世纪、碧洋优鲜、合兴船业、振兴船业、天时船业等龙头企业,规划金鸡山千亩水产加工园区,打造华东地区“预制菜之都”、中国“丰州市场”。全力培育一批“专特精新”船舶制造和配套产品企业,持续提升高新技术船舶制造能力,争创国内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到2027年实现产值超100亿元。
位于东部新区中区,总投资约100亿元,用地面积约1000亩,重点以科创链岛模式布局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新生产空间,打造集科技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位于东部新区北区,总投资约50亿元,用地面积约800亩,计划引进2-3家新能源产业企业,达产后总产值可超100亿元。
位于东部新区北区,总投资约10亿元,用地面积222亩,已开工建设,计划引进8-10家激光电子、高端装备企业,打造成为华东地区蕞具活力的激光产业园区。
位于东部新区南区,总投资约10亿元,用地面积约330亩,计划引进8-10家泵与电机企业,达产后总产值约20亿元。
位于东部新区南区,总投资约20亿元,用地面积约470亩,其中149亩用地具备用地指标,计划引进3-4家高端装备企业,达产后总产值可超50亿元。
位于松门区块,总投资约100亿元,用地面积约1000亩,计划引进5-6家水产精深加工企业,达产后总产值可超100亿元。
温岭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1. 对新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产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隐形冠军”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分别奖励150万元、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20万元。
2. 对首次入选省“雄鹰计划”培育企业的,奖励100万元。
3. 对首次列入省行业产业大脑试点(主建)的建设运营单位,奖励300万元;经验收合格的,按照实际投资额的60%进行补助,蕞高不超过500万元。对首次经省考核评价并确定为优秀的,奖励运营单位100万元。
4. 对首次列入省未来工厂、省未来工厂培育、省智能工厂、省数字化车间名单的企业,分别奖励3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对首次列入省数字工厂名单的企业,奖励300万元。
5. 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在上级财政专项资金基础上额外给予800万元、200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制造业创新培育中心,奖励10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分别奖励200万元、70万元(与研发中心按就高不重复原则奖励)。
6. 鼓励企业家参加各类研修班、企业家大讲堂等培训活动,对管理人员参加学费超30万元以上的培训班(研究班)并取得毕业(结业)证书的,可给予培训20%补助,每家企业每年补助额不超过10万元。
浙江温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引智局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