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地经济:广东“百千万工程”的“南山经验”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国企运营、利益共享”异地共建产业园主平台,协同推进产业转移、产业帮扶、乡村振兴,打造“飞地经济”联动异地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在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的战略部署下 ,深圳市南山区先后在江西省吉安市、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广东省河源市高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地,由区属国企深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专责建设运营6个异地共建产业园,逐步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国企运营、利益共享”的“飞地经济”联动异地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河源连平(南山)共建产业园项目(南山区工信局供图)
据了解 ,南山区以异地共建产业园区为主平台,即飞地经济主抓手,协同推进产业转移、产业帮扶、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帮扶协作新方略,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明显。
南山区发展异地共建产业园,形成飞地经济,旨在贯彻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扛起联动异地高质量发展责任,促进当地制造业快速扩大规模,提高企业主体质量,给当地带来一定规模税收和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当地配套服务逐步完善,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扩展南山区产业发展空间,打造“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的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带领异地“链上融合”同步致富。
吉安(深圳)产业园南山示范园项目,由深圳、吉安两地政府携手规划,位于吉安国家级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占地面积1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4万平方米,已完成一期、二期、整体升级改造等工程,总投资2.55亿元。总计入住企业共26家,出租率为70%,年总产值4.82亿元,带动就业约1200人,实现税收4500万元。
吉安(深圳)产业园南山示范园项目(南山区工信局供图)
河源连平(南山)共建产业园项目,根据深圳市与河源市两地对口帮扶工作的统一部署,提升连平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造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南山区在连平县建设共建产业园。园区占地面积约25.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27.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05亿元。分三期建设。
连平一期项目占地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由南山区属国企深汇通公司建设运营投资约2.7亿元建设运营,厂房出租率达90%。
连平二期项目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亿元,由深汇通公司主导,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引入广东维敏特科技有限公司、广东莱宝通达实业有限公司等4家民企自主投资开发建设。年产值达4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共约1000多个,园区招商率达100%。
连平三期项目(砺剑项目)专供砺剑集团作为重大军民融合项目生产基地,为砺剑集团承接国防重大项目生产任务提供特殊产业空间。项目占地5万平方米,建设特型厂房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35亿元。
深圳南山河源高新区共建产业园项目实现了产业“转移-承接”无缝对接。园区占地面积1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包括10栋厂房、1栋研发办公楼和5栋宿舍,总投资约7.8亿元。厂房出租率约为47%。2023年进驻企业年综合总产值10亿元,综合税收约11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约1000多个。
深汕特别合作区(南山)高新产业园,是进一步推动省内区域协调发展重要举措,2020年4月南山区政府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签订了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南山)高新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两地优势,探索“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智慧+运用”等高效合理的产业合作共建和利益分配机制。园区占地面积8.491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22.9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1亿元。目前,项目已完成建设,近期计划举办开园仪式,同步进行招商工作。
目前,河源连平(南山)共建产业园已经成功引进了10家生产型企业进驻,园区进驻率近91%,2023年综合产值超10亿元。(南山工信局供图)
河源市连平县受制于生态发展目标,工业基础较薄弱。南山(连平)共建产业园作为深圳全面对口帮扶协作河源的重点项目之一,引进了10家生产型企业进驻,目前园区进驻率近91%,年综合产值超10亿元,是南山探索“飞地经济”的首创园区。进驻企业严格按照“总部在南山+生产基地在河源”的产业转移要求,释放了南山产业空间。
据新华社报道,河源市深汇通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建光介绍称,南山区以区属国资企业深汇通公司为主,根据河源实际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园区规划建设运营方案,派驻带有“深圳力量”的团队为园区“输血”。
为避免出现园区规划设计与企业生产需求不匹配、后期招商难、园区场地闲置等问题,深汇通公司做好前期尽调、规划等工作,在连平产业共建工作中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前移招商环节,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与招商引资、规划设计同步推进。
河源微浦公司总经理温必剑表示,微浦技术本身就是南山区的企业,但在南山拓展生产空间各方面投入太大,了解到南山在河源建设了共建产业园,就把生产基地转移到河源来,保留南山总部。“落户在共建产业园很有归属感,深汇通把深圳的效率、深圳的作风带到了河源,基本不用过多协调,专心做生产就可以。”
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并不意味着只是“单向输送”,同时也要利用深圳产业资源和对口帮扶协作地区的空间资源,携手推动协作发展向深层次、多领域迈进。
2024年初,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牵引下,南山—濠江产业协同发展基地濠创园(以下简称“濠创园”)在南山区揭牌。濠创园将濠江的地方特色与南山的科技创新等优势结合,推出“濠江珍好”系列产品,助力濠江产品走出去。
广东因特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因特厨”)是一家汕头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营养餐数字烹调设备研发和生产。2024年,在南山区相关政策指引下,因特厨入驻濠创园。入驻负责人陈孟彬表示,“园区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我们入驻企业租金免除,只需承担相应的水电及物业费用。同时,还会针对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产品应用场景。”
另一家刚刚入驻濠创园的汕头老牌企业达濠李老二食品有限公司同样对未来满怀信心。入驻负责人李洽凯谈到,“在南山濠创园我们想做餐饮连锁化,面对‘在深圳适合做什么样的餐饮连锁’等难题时,濠创园相关工作人员在选址、策划等方面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建议。”
“建设濠创园,正是为了解决濠江本地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市场拓展难度较大等问题。”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驻濠江区产业协作工作组组长成天骄表示,南山区从创新资源导入和产销平台建设等方面切入。濠创园通过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紧密合作,结合12家协会(企业)协作单位的资源,形成了强大的知识与技术支撑体系。
在此基础上,濠创园的核心竞争力凸显在运营服务上,涵盖了企业孵化、宣传推介、驻点招商等多元化功能,以及通过策展市集、场景电商、产业社交等创新手段,为企业提供成长支持,推动入驻企业产业升级和深汕两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目前已有12家濠江企业进驻濠创园,部分企业将设立研发中心甚至省级工程中心,2024预计将孵化金纺供应链、鹏圳供应链、金派食品(深圳)等5家左右规上企业,并依托南山的相关政策返投濠江,预计投资额度超10亿元。
此外,南山区制定专门政策支持产业园区建设招商。比如,2021年前对落户共建产业园区的项目有300万的一次性落户奖励和蕞高300万的技术改造资助政策。对南山区总部企业在共建产业园区落户项目,可给予蕞高300万的一次性落户奖励和5年蕞高1000万的稳增长奖励。2023年8月,出台《南山区支持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专项扶持措施》,包括包括鼓励落户奖励、引导募投项目定向投资奖励、鼓励加工订单定向委托奖励、资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等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